-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油气分布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沉积体系变迁对油气分布的控制被引量:18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0年第1期71-75,共5页张代生 李成明 
台北凹陷在侏罗纪以后成为吐哈盆地的沉积中心。在其发育初期沉积了煤系烃源岩 ,鼎盛时期北物源不断推进 ,南物源不断后退 ,不断向南发育的巨厚泥岩 ,形成了跨层连片的区域性盖层 ,盖层之上为北物源沉积体系 ,之下为南物源沉积体系 ,造...
关键词:山前坳陷 沉积体系 油气分布 台北凹陷 吐哈盆地 
一种定量描述油气分布及富集程度的方法被引量:4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1期35-41,共7页程付启 宋国奇 王永诗 林会喜 金强 崔健健 
国家重大专项(2011ZX05006-0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15CX02003A)
针对含油气盆地内油气分布与富集程度的定量描述问题,提出综合利用录井显示、测井解释、试油结论等资料的含油信息定量描述油气分布的方法;利用该方法计算沾化凹陷探井的油气集聚值,并分析油气的纵、横向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按照3种资...
关键词:油气分布 富集程度 定量描述 沾化凹陷 
北美白垩系烃源岩发育特征与油气分布关系被引量:5
《地质科技情报》2016年第1期119-127,共9页张新顺 王红军 马锋 宋志慧 孙相灿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全球重点地区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分析与未来战略选区"(2011ZX05028-002);中石油重大科技专项"全球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技术与有利区优选"(2013E-0501)
北美自垩系地层是北美油气发育的主力烃源岩层之一,目前已发现多个与之相关的常规和非常规大油气田。北美自垩系烃源岩主要分布在北美西部的落基山山前带和墨西哥湾地区,岩性以页岩为主,纵向上主要有Aptian-Albian阶、Turonian阶和Ca...
关键词:北美 落基山地区 墨西哥湾 白垩系 烃源岩 油气分布 成藏模式 
冀中坳陷南部中—新生代构造转换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被引量:1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24年第2期447-460,共14页王琦 孙永河 付晓飞 张万福 李熹微 王有功 彭贤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2162);黑龙江省优秀青年人才支持项目(140119002);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2020D-5007-0108)。
为了分析冀中坳陷南部中—新生代构造转换机制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基于地震解释资料,对该区地质结构特征、构造演化及构造转换过程进行研究,并对其油气地质意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冀中坳陷南部衡水调节带两侧地质结构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 冀中坳陷 断层活动性 构造转换 构造演化 油气分布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三叠系孔隙演化对油气分布的影响
《石油实验地质》1995年第2期186-192,共7页徐志强 
笔者据轮南地区三叠系大于4000m井深的钻井、岩芯分析和有机地化等资料。分析研究深部储层的成因与演比方式,从而得出:轮南地区三叠系深层碎屑岩的有效储集空间类型为次生溶蚀孔隙。根据酸性溶液的来源将三叠系深部溶蚀孔隙划分...
关键词:孔隙 油气分布 三叠纪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地区下奥陶统古岩溶及油气分布被引量:19
《沉积学报》2002年第4期633-638,共6页陈强路 王恕一 钱一雄 马红强 
"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99 1 1 1 0 2 0 2 )部分成果
下奥陶统碳酸盐岩是阿克库勒地区主要含油气层 ,岩溶作用是影响奥陶系储层发育的最主要因素。本文详细论述了该区下奥陶统发育多期岩溶 ,海西早期是主岩溶期 ,该期岩溶主要形成于表生大气淡水条件下 ,岩溶作用深度和范围受志留—泥盆系...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 下奥陶统 古岩溶 油气分布 岩溶作用 储层 
松辽盆地南部西区断裂体系与油气分布被引量:10
《新疆石油地质》2005年第1期29-32,共4页王建功 吴克平 卫平生 赵占银 潘树新 赵志魁 
松辽盆地断裂体系的形成受控于盆地的演化过程,并影响各演化阶段的充填序列和油气分布。根据成因特征将松辽盆地南部西区断裂体系分为断陷期生长断裂体系、拗陷期伸展断裂体系和反转断裂体系,系统论述了断裂体系的成因机制、分布特征以...
关键词:断裂体系 松辽盆地南部 演化阶段 油气分布 伸展 充填序列 储集条件 西区 油气成藏 断陷 
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新近系油气富集特点与主控因素被引量:47
《石油学报》2011年第5期791-796,共6页蒋有录 卢浩 刘华 杨德相 范炳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0972094)资助
根据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新近系油气成藏背景及分布特征,探讨了新近系油气富集特点与主要控制因素。研究区新近系油气来源于古近系沙一下和沙三上亚段烃源岩,平面上油气富集于主力生烃洼陷中心附近、新近纪断裂活动性较强且砂泥比适中的...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 饶阳凹陷 新近系 油源断裂 控制因素 油气分布 油气聚集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第三系温度压力和油气分布相互关系探讨被引量:16
《地球物理学报》1999年第6期826-833,共8页邱楠生 康永尚 樊洪海 金之钧 胡文喧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九五"攻关项目!970208-04-01
根据实测和理论计算得到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第三系各层底界的温度,同时利用测井和录井资料及实测压力数据分析了40多口井的地层压力状况,进而分析了第三系各层的温度和压力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温度和压力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井...
关键词:温度 压力 柴达木盆地 油气分布 油气 
南海油气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探讨被引量:7
《海相油气地质》2012年第3期1-8,共8页张强 吕福亮 王彬 毛超林 贺晓苏 吴敬武 
国家重大专项"西沙海域油气地质综合研究及有利勘探区"(批准号:2011ZX05025-004)部分成果
以最新油气田储量数据为基础,运用统计学与石油地质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表明,南海以气为主,其油、气探明储量分别占总探明储量的38%和62%。总探明储量中:碎屑岩储层油气田所占比例最高,占57%;其次为生物礁碳酸盐岩储层油气田,占3...
关键词:南海 油气分布 油气资源 探明储量 主控因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