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CU^+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氯化铵基体溶液中铜的形态分析技术被引量:2
《广东化工》2004年第2期32-33,共2页温炎燊 张优珍 
本文主要介绍了氯化铵基体溶液中Cu+的分析测试技术和实际应用,并对其中T-Cu、Cu2+的测定方法了 简要介绍。
关键词:氯化铵基体  CU^+ 分析测试技术 EDTA络合滴定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氧化还原直接滴定法 
紫外线激发后KCl:Cu^+的光激励发光被引量:1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年第10期1733-1735,共3页孙力 王永生 赵谡玲 徐征 薛炜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874001);北京交通大学论文基金资助项目
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KCl:Cu+多晶样品。经紫外光辐照后,用560 nm的光照射能产生近紫外蓝光的光激励发光。研究表明,Cu+作为发光中心,经紫外光辐照后并没有产生Cu+到Cu2+的变价,即Cu+不是空穴俘获中心,而阴离子空位充当电子陷阱。当激发...
关键词:光激励发光 KCL CU^+ 电子俘获 
Cu^+、Ag^+、Au^+与乙硫醇的气相化学反应被引量:1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3年第2期127-131,共5页王娟 王进 张允武 盛六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批准号 2 980 3 0 0 8)
利用激光溅射 分子束的技术 ,结合反射飞行时间质谱计 ,研究了Cu+、Ag+、Au+与乙硫醇的气相化学反应。结果显示这三种金属离子与 (CH3 CH2 SH) n 反应形成一系列团簇离子M+(CH3 CH2 SH) n,且团簇离子尺寸不一样。Ag+、Au+与乙硫醇的反...
关键词:激光溅射-分子束 反射飞行时间质谱计 团簇反应 乙硫醇 气相化学反应 CU^+ AG^+ Au^+ 铜离子 银离子 金离子 
D-苯丙氨酸与Cu^+(~1S_0,3d^(10))气相反应理论研究被引量:2
《化学学报》2007年第18期1956-1964,共9页程伟贤 陈鸿雁 张义平 冯宇 李涛洪 曹槐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DFT)方法研究D-苯丙氨酸与一价基态金属阳离子Cu+在气相中反应的机理.在B3LYP/6-31G*水平上,优化了反应包含的4个反应通道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并采用B3LYP/DZVP,B3LYP/[6-311+G**(C,H,O)+Lanl...
关键词:D-苯丙氨酸 CU^+ 密度泛函 反应机理 
选矿工程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6年第14期78-79,共2页
用高速摄影机观察在高强度搅拌时细颗粒的絮凝行为;乙氧羰基硫代氨基甲酸酯与Cu^+离子作用的量子化学计算和FTIR光谱;Nocardia在黄铁矿和方铅矿表面的选择性吸附;乙硫氮在铁闪锌矿表面吸附的电化学行为及机理;
关键词:选矿工程 硫代氨基甲酸酯 FTIR光谱 量子化学计算 表面吸附 高速摄影机 选择性吸附 电化学行为 CU^+ 乙氧羰基 
Cu^+和Cu^(2+)及其化合物稳定性的比较被引量:1
《广州化工》2018年第18期120-121,共2页崔敏 吕仁庆 罗立文 王淑涛 董斌 李俊玲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学实验技术改革项目(SY-B201615)
在无机化学的金属元素性质教学中,一价铜和二价铜化合物的生成、稳定性及相互转化是理论和实验教学的一个重点。本文采用电子核外排布式、电离能、水合热、标准摩尔生成焓、晶格能等概念和数据讨论了Cu^+和Cu^(2+)在不同状态下的稳定性...
关键词:CU^+ Cu^(2+) 化合物 稳定性 
Cu(Ⅰ)桐油酸配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41-43,共3页施建军 
研究了桐油酸与 Cu^+的络合反应,对络合产物进行了紫外光谱测试。分析了产物的形成机理和结构特点。对该络合产物在防污涂料方面可能的应用作了初步探索。反应在106℃时所得产物具有较好的抑制藻类作用。
关键词:桐油酸鳌合物 CU^+ 络合反应 防污涂料 
Cu^+和ZSM-5沸石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被引量:2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5年第1期1-2,共2页吕仁庆 曹作刚 刘晨光 
首次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并结合模型簇法研究了Cu+和ZSM-5沸石的相互作用。所有模型簇采用B3LYP混合方法对氢原子在3-21G基组水平上,对硅、铝、氧原子在6-31G(d)基组水平上进行了全优化和频率分析。考虑到过渡金属Cu的内层电子相对论...
关键词:ZSM-5沸石 CU^+ 相互作用 理论研究 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沸石分子筛 B3LYP 相对论效应 结合模型 混合方法 频率分析 计算速度 过渡金属 比较研究 配位方式 研究结果 键合方式 优先选择 NO分子 氢原子 氧原子 水平 基组 能量 
SITE EFFECT ON FLUORESCENCE OF Cu^+-DOPED GLAS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1988年第19期1590-1594,共5页刘慧民 干福熹 
In inorganic glasses there exists a seriously inhomogeneous broadening in optical and EPR spectra of paramagnetic ions due to the intrinsic diagonal and off-diagonal distortion of the sites. In other words, it might b...
关键词:CU^+ ION SITE SPECTROSCOPY GLASS FLUORESCENCE 
Cu^(2+)对好氧颗粒污泥理化特性的影响分析被引量:4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5期399-403,共5页巢少峰 冒文娟 郑晓英 吴颜科 倪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8174);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506-002-2)
以普通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葡萄糖和乙酸钠为碳源,在SBR反应器中培养好氧颗粒污泥,考察不同质量浓度Cu2+(0mg/L、1mg/L、3mg/L、5 mg/L和10 mg/L)冲击作用对好氧颗粒污泥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2+质量浓度从0mg/L上升至10mg/L...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 污泥理化特征 CU^+ SBR反应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