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哲学”的三重语境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冯俊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外国哲学》2022年第2期4-9,共6页

摘  要:当我们说“汉语哲学”时,它到底是个什么意思?我觉得有三种不同的理解。一、哲学在中国(Philosophy in China)第一重语境是,不仅“哲学”这个词是舶来品,而且中国也没有哲学这种学术或学科本身。中国没有自己的哲学,是外国哲学在中国,Philosophy in China,因此,“汉语哲学”的涵义是外国哲学的汉语翻译。哲学起源于古代希腊,以being(存在、是、在、有)或本体为研究对象,是一门自由的学问,起源于爱智慧、善思辨、重逻辑的运思方式,只有希腊语、拉丁语以及由之演进而来的欧洲近现代语言才能表达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认为,“真正的哲学是自西方开始”,“在东方的黎明里,个体性消失了,光明在西方才首先达到灿烂的思想,思想在自身内发光,从思想出发开创它自己的世界”,“哲学应自希腊开始”.

关 键 词:汉语翻译 外国哲学 语言才能 汉语哲学 古代希腊 运思方式 语境 哲学起源 

分 类 号:H1-0[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