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翻译

作品数:485被引量:445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秦洪武北塔常春王竞宁彭建华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师范大学上海能感物联网有限公司大连海事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汉语翻译文学的多学科视域
《社会科学文摘》2025年第1期58-60,共3页宋炳辉 
立足于语言文学大学科,可从跨学科角度对汉语翻译文学作一次移动式的、变换角度式的观照。我们应该和可以怎样看待汉语翻译文学这样一个文化存在——包括作为文化产品的存在和作为文化实践的存在?它已经在中国的语文学科(包括中外语言...
关键词:学科交叉融合 汉语翻译 语言文学 变换角度 学术现象 语文学科 中外语言 一级学科 
东吴·名家
《东吴学术》2024年第6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宋炳辉,1964年10月生于江苏启东。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二级教授,《中国比较文学》主编,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中外文学关系、汉语翻译文学和现当代中国文学研究,著有《弱势民族文学在现代中国:以东欧文学为中心》...
关键词:中国比较文学 中外文学关系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东欧文学 英文论文 汉语翻译 现当代中国文学 学会副会长 
大话象雄“宣”舞
《西藏旅游》2024年第12期94-99,共6页李洪祥 洛桑(图) 大刀367(图) 胡王光(图) 姜曦编(图) 
宣舞是一种极富古韵风情且雍容华贵的西藏传统抒情歌舞。“宣”是象雄语,古象雄最早使用的名字是“玄”舞,“玄”有着更加深奥的玄妙寓意,“宣”是汉语翻译时的音译,“玄”“宣”“鲜”都有人用过,都表示歌舞之意。宣舞与另外两种阿里...
关键词:汉语翻译 象雄 古韵 音译 西藏传统 
古籍数字化的未来图景
《文献与数据学报》2024年第2期21-22,共2页尹涛 
可以从三个维度描述未来的古籍数字化图景。第一,经典古籍的数字化还有大量的基础工作要做。比如:(1)古籍的音频化。对基本古籍需要有一个相对准确的音频,这是一个在校勘整理完成基础上审音正字朗读的巨大工程。(2)基本古籍的现代汉语...
关键词:古籍数字化 汉语翻译 音频 未来图景 
Q:大英博物馆应该“改名”吗?
《全国优秀作文选(初中)》2023年第11期19-19,共1页
长期以来,围绕British Museum应该如何翻译,有一些争议。主张废除“大英博物馆”这个中文译名者,认为这一名字带有殖民主义色彩,中国人如果这样称呼,不免低人一等。经考据,“大英国”一词的汉语翻译,最早出自英国人之手,是为了寻求与“...
关键词:大英图书馆 大英博物馆 中文译名 汉语翻译 大清国 同等地位 闭关锁国 殖民主义 
汉语翻译蒙语后报纸新闻稿件审核中的常见问题与应对方法分析
《广告大观》2023年第32期109-111,共3页玉孜曼 
本文首先阐述汉蒙文化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然后分析汉语翻译蒙语后报纸新闻稿件审核中的常见问题,最后提出汉语翻译蒙语后报纸新闻稿件审核中常见问题的应对方法。
关键词:汉蒙翻译 报纸新闻稿件 稿件深刻 常见问题 方法 
21世纪韩国文学作品的汉译史研究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3期112-116,共5页李国平 
中韩建交以来,两国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交流更为频繁。中韩两国学者对韩国文学作品的汉译有相对广泛的研究,但是对21世纪研究却很少。本文将21世纪的韩国文学作品汉译史分为持续发展期、停滞期及再起期三个时期,研究其突出特点,...
关键词:韩国文学作品 汉语翻译 中韩文化交流 
模仿性还原翻译及其他——冯友兰《庄子》英译本序译后杂记
《中国翻译》2023年第4期171-175,共5页曹明伦 
一经常做英译汉工作的译者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即把英美汉学家从汉语翻译成英语的某些段落或字句又还原为汉语。前两年我翻译英国学人卢伯克的《生命之乐》(The Pleasures of Life,1890)和《生命之用》(The Use of Life,1895)二书,就...
关键词:汉语翻译 英译汉 模仿性 还原翻译 《庄子》英译本 中国谚语 of 冯友兰 
汉语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建构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8期59-60,共2页宋炳辉 
外来文化与文学资源的大规模引人和功能发挥,是中国现代文学区别于古典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翻译文学是其最直接和最突出的表现。近代以来的大量汉语翻译文学实践及其翻译作品,其数量之多、持续时间之久、对本土文学与文化的影响力之大,...
关键词:当代文学研究 世界文学史 文化与文学 翻译文学 汉语翻译 文学语言 翻译作品 文学实践 
汉语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建构
《新华文摘》2023年第15期88-91,共4页宋炳辉 
一,汉语翻译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所以特殊,因为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作为民族文学主体的创作文学,即由中国作家写作的文学文本;其所以重要,因为它是中国新文学发生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参照系和催化剂,并伴...
关键词:中国新文学 汉语翻译 文学主体 中国现代文学 文学文本 创作文学 参照系 催化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