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明伦

作品数:83被引量:768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翻译译者翻译研究汉译英译汉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外语教学》《东方翻译》《外语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再谈译者的注释意识及译文注释原则——以海明威《永别了,武器》开篇的汉译为例
《中国翻译》2025年第2期179-182,共4页曹明伦 
我曾说过:“译者的注释意识取决于译者对翻译目的之认识,译文的注释原则取决于译者对译文读者之认知语境和认知能力的正确判断”(曹明伦,2013:51)。我还针对英译汉总结过为译文添加注释的六条原则:“一、当注必注,不偷懒懈怠;二、点到为...
关键词:注释原则 认知语境 翻译目的 《永别了 武器》 英译汉 曹明伦 画蛇添足 认知能力 
英译汉的一个重要步骤:调整——利奥波德《雁归来》译后杂感
《中国翻译》2024年第5期177-181,共5页曹明伦 
《英汉互译实用教程》把翻译过程分为两个步骤,即理解和表达(郭著章,2010:59);《英汉翻译教程》则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即理解、表达和校核(张培基,1980:9)。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赞成把翻译过程分为三个步骤(阶段),但我划分的三个步骤是理...
关键词:理解和表达 英译汉 翻译的本质属性 利奥波德 张培基 遣词造句 《英汉翻译教程》 英汉互译 
再谈译者的“杂学”知识及其运用——以To Haveand Have Not的汉译为例
《中国翻译》2024年第3期173-178,共6页曹明伦 
思果(2001:35)先生曾说:“一个人要无所不知,才能翻译,而谁也不是无所不知的。不得已我们只有向人请教。当然最好的‘顾问’是字典,你可以向‘他’问了又问,查了又查,‘他’又渊博,耐性又好。”而吕叔湘(1951:7)先生要求译者具备的“杂...
关键词:思果 杂学 人情风俗 汉译 翻译 吕叔湘 字典 
谈译者的“杂学”知识及其运用
《中国翻译》2024年第1期174-177,共4页曹明伦 
吕叔湘曾指出,“要做好翻译工作……必得对于原文有彻底的了解,同时对于运用本国语文有充分的把握……这两个条件的比重,该是前者七而后者三”(吕叔湘,1951:7)。吕先生之所以如此看重对原文的了解(理解),是因为他觉得理解原文须过三道...
关键词:吕叔湘 人情风俗 杂学 熟语 语文 知识 
模仿性还原翻译及其他——冯友兰《庄子》英译本序译后杂记
《中国翻译》2023年第4期171-175,共5页曹明伦 
一经常做英译汉工作的译者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即把英美汉学家从汉语翻译成英语的某些段落或字句又还原为汉语。前两年我翻译英国学人卢伯克的《生命之乐》(The Pleasures of Life,1890)和《生命之用》(The Use of Life,1895)二书,就...
关键词:汉语翻译 英译汉 模仿性 还原翻译 《庄子》英译本 中国谚语 of 冯友兰 
再谈“深度翻译”和“隐性深度翻译”被引量:6
《中国翻译》2023年第1期174-177,共4页曹明伦 
我曾在《中国翻译》与读者讨论过“深度翻译”和“隐性深度翻译”(2013年第3期和2014年第3期)。由美国学者阿皮亚于1993年提出的“深度翻译”(Thick Translation)指一种“用评注和附注将文本置于深厚语言文化背景中的翻译”(Appiah,2000...
关键词:深度翻译 《中国翻译》 语言文化差异 严复的翻译 语言文化背景 解释说明 读者讨论 
真正的译者绝不能当叛逆者——兼谈对英译汉合格译者的基本要求
《中国翻译》2022年第5期172-177,共6页曹明伦 
曾几何时,那句颇有戏言意味的意大利俗语Traduttore,traditore(翻译者即叛逆者)传入我国,随之与法国学者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的文学社会学理论术语Latrahison créatrice(创造性叛逆)合流,在中国翻译学界掀起了一股谈翻译必谈叛...
关键词:创造性叛逆 中国翻译学 英译汉 理论术语 叛逆者 谈翻译 俗语 
论翻译学者的译者意识被引量:2
《中国翻译》2022年第3期178-183,共6页曹明伦 
在《中国翻译》2022年第1期,我们谈论了“译者的学者意识”,这次我们换一个角度,谈谈翻译学者的译者意识。这里所说的翻译学者,主要指研究翻译的青年学者,尤其是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而这里所说的译者意识,则主要指...
关键词:《中国翻译》 译者意识 翻译学者 对应词 翻译方向 博士研究生 转换结果 语言转换 
乡野
《英语世界》2022年第4期110-114,共5页奥尔多·利奥波德 曹明伦(译析) 
人们往往混淆土地和乡野。土地是玉米生长的地方,沟壑出现的地方,也是抵押契据产生的地方。而乡野是土地的个性特征,是土壤、生命和气候的整体和谐。乡野不知道何谓抵押,何谓贫困,也不知晓形形色色的各类管理机构,因为乡野对自称其主人...
关键词:管理机构 超然物外 整体和谐 抵押 琐事 个性特征 乡野 土地 
论译者的学者意识被引量:4
《中国翻译》2022年第1期175-179,共5页曹明伦 
《中国翻译》2021年第5期讨论“如何让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时,我们谈到了学界前辈对译者提出的一个要求,即“译者之所学与著书者之所学相去不远”(梁启超,1984:130)。关于这个要求,余光中先生说得更为明确:“成就一位称职的译者,该有...
关键词:《中国翻译》 余光中先生 学者意识 相去不远 学界前辈 文化与社会 梁启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