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易俗社人才培养目标及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郭红军[1] 

机构地区:[1]上海戏剧学院

出  处:《中华艺术论丛》2022年第1期223-232,共10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戏曲现代戏创作研究”(18ZD05)阶段性成果

摘  要:陕西易俗社创办者的政治追求和下层启蒙的理想远远大于创办一个秦腔剧社本身,他们的初衷不仅仅在于秦腔艺术发展和传承,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与同时代的富连成社和南通伶工学社有较大区别。招生授艺的主要目的在于训练其演出易俗社创编的新戏,进而承担起改良社会的重任。为了达成“伶官为教习”的培养目标,易俗社既重视戏曲技能培养,也重视文化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引入了国民教育课程。在德与艺之间,易俗社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这种培养目标的设置与“学艺先做人”的原则颇为契合,许多品行优良而又勤学苦练的学生成长为优秀演员,有的长达数十年为剧社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社会教育和改良事业。

关 键 词:陕西易俗社 课程设置 人才培养 

分 类 号:J825-2[艺术—戏剧戏曲] K258[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