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东平[1]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法学院
出 处:《原道》2020年第2期253-265,共13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魏书·刑罚志》译注”(20FFXB03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本文旨在梳理中国近代法理学研究概况,考订中国古代法理学研究先驱王振先的生平及其《中国古代法理学》的出版情况。在此基础上,介绍该书定义的法理学概念,梳理中国古代法理的起源,揭示道、儒、墨诸家对法的态度,推崇并提炼法家法思想之要点,以及附论法家人物之变法改革等。进而剖析该书可能存在的对中国古代与西方法律价值取向之间的"误解",对法家思想等的"武断"理解,"过誉"中国古代政治家的法治精神等不足之处。本文认为,作为近代中国具有开创性的"法理学"作品,《中国古代法理学》突出"法理",反映着一种刚接触西方法理并以之叙述中国传统思想的模式,时代烙印俱在。时至今日,我们尤其应从王振先的人生阅历、理论抱负与理解方式以及民国初年的时局,去理解其托古改制、救亡图存、破旧立新的良苦用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2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