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BMI指数人群在跳绳运动中的下肢生物力学特征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吉汉 徐大涛 张赞倪 高祥丽 顾耀东[1] 

机构地区:[1]宁波大学体育学院,宁波315000

出  处:《医用生物力学》2024年第S01期176-176,共1页Journal of Medical Biomechanics

基  金:浙江省探索公益项目,LTGY23H040003;浙江省康复医学会科研专项基金,ZKKY2023001;宁波市公益性科技项目,2021S134

摘  要:目的跳绳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有氧运动,也是超重人群进行减脂的有效手段。通过了解比较跳绳时正常体重人群与超重人群的下肢生物力学差异,帮助识别可能导致运动损伤的风险因素。方法招募超重组(BMI>30 kg/m^(2))受试者10例,和正常体重组(BMI<30 kg/m^(2))受试者10例。使用运动捕捉系统、测力台和肌电等设备,研究跳绳运动对正常体重和超重人群下肢关节运动学、动力学、肌肉激活程度和地面反作用力等生物力学参数的影响,以及这些参数在冠状面和矢状面的变化,从而收集参与者的下肢生物力学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组间差异。结果超重组髋关节内收大于正常组(P<0.05)。超重组髋屈曲最大值小于正常组(P<0.01);超重组髋屈曲最小值大于和正常组(P<0.01);超重组膝屈曲最小值小于正常组(P<0.05);超重组在跳绳着陆时膝关节外展大于正常组(P<0.05);超重组踝屈曲最大值小于正常组(P<0.05)。结论与健康体重的同龄人相比,超重人群在跳绳着陆时下肢在冠状面和矢状面生物力学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同时超重个体可能面临的膝关节动作限制问题,关节变化量变小有可能导致超重人群在落地时缓冲幅度不够从而导致关节损伤的发生。这些差异可能会使超重人群在从事跳跃着陆活动时膝关节受伤的风险更大。

关 键 词:地面反作用力 正常体重 有氧运动 BMI指数 运动损伤 生物力学参数 跳绳 关节损伤 

分 类 号:G804.6[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G898.1[文化科学—体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