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彭迎虎 王玮 陈瑱贤 方鹏[1] 李海 李光林[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人机智能协同系统重点实验室,深圳518055 [2]长安大学工程机械学院,西安710064 [3]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康复医学科神经康复实验室,深圳518055
出 处:《医用生物力学》2024年第S01期129-129,共1页Journal of Medical Biomechanic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302421,62103405;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A0505090007,2022A0505030W008
摘 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基于双手机视频的运动捕捉方法,分析偏瘫步态和健康步态的下肢关节运动学和肢体协调性之间的差异。方法招募了17名中风患者和20名健康受试者,收集他们进行步态行走时的双手机视频数据。通过预处理视频数据得到受试者的骨架模型和骨标志点数据,进而输入到肌骨模型中获取下肢关节角度。采用统计参数映射方法和连续相对相位分析研究偏瘫侧、非偏瘫侧和健康肢体的肢体间协调和关节运动学。结果研究发现对照组肢体在41%~55%步态中的髋关节伸展角度显著高于偏瘫侧和非偏瘫侧(P<0.05),而在64%~90%时的髋关节屈曲角度也最高。偏瘫侧膝关节在站立相末期和摆动前期的屈曲角度明显低于非偏瘫侧和对照组(P<0.05)。此外,偏瘫侧距下关节在整个步态周期中呈现内翻趋势。在肢体协调性方面,偏瘫侧大腿-小腿在摆动相期间的连续相对相位角度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偏瘫患者的下肢关节角度整体小于健康受试者,且偏瘫侧肢体在摆动相期间的肢体协调性较差。本研究采用便携的运动捕捉方法研究了偏瘫步态模式,有助于评估偏瘫步态并改进康复方案。
关 键 词:健康受试者 摆动相 偏瘫步态 中风患者 偏瘫患者 下肢运动 康复方案 距下关节
分 类 号:R74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318.01[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