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楷棋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
出 处:《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2年第2期96-111,共16页Modern Chinese Culture and Literature
摘 要:一、问题的提出1925年6月16日,鲁迅在写作《失掉的好地狱》前于同天早些时候写下了《杂忆》,虽然两者从名字、体裁到主题都大相径庭,但《杂忆》中着重论及的“复仇”却成为串联两文的思想线索。在《杂忆》的开篇,鲁迅提及了曾影响自己的清末复仇主义。他初到日本的1902年即逢章太炎在日召开鼓吹排满“复仇”的“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1903年,邹容的《革命军》发表,其书力陈排满革命,被鲁迅在《杂忆》中称作“浅近直截”,被认为比所谓“英雄式的名号”和“悲壮淋漓的诗文”这类纸片上的东西对辛亥革命更有影响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8.6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