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文才[1]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出 处:《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2023年第1期42-51,共10页Collected Essays of Shaanxi History Museum
摘 要:饮食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件,古人对此早有明确认识,《尚书·洪范》治国“八政”,即以“食”为先。1《淮南子》说:“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2则强调了饮食乃是人民、国家和君主的根本。3及至近代,马克思、恩格斯更是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的高度认识饮食之重要性,云:“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世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4基于此,包括饮食在内的社会生活资料的生产“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人类“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5。所谓“民以食为天”,就是说在人类衣食住行四项基本活动之中,饮食的重要性居于第一位,乃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饮食作为民众日常生活的基本内容和最为关切的事情,最能体现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社会风俗及其变迁的情况。职是之故,以下拟从主食、副食、饮酒、茶饮四个方面,对隋唐五代时期扬州地区的饮食习俗略作考察,有助于我们直观了解这个时期扬州社会历史发展演进的样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