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

作品数:1805被引量:1187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高旭丁立福戴黍王效峰方国武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大学淮南师范学院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汉中前期边疆阐释“黄老范式”的确立与终结:以《淮南子》边疆理念为中心
《黑龙江社会科学》2025年第2期113-120,F0002,共9页袁宝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重大招标项目“思想史视域中的中国历代边疆治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23VLS017)。
西汉初年,随着“黄老”思想跃居诸学之上取得统治地位,“无为”理念开始贯彻于社会领域的诸多方面,边疆阐释的“黄老范式”亦成为公共话语建构的重要成果。文景之世,“有为”思潮渐起,日益显现出取旧思想而代之的气象。而《淮南子》一...
关键词:西汉 边疆阐释 黄老范式 《淮南子》 
湖北省2024年高三联考 主题:优势变陷阱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25年第7期44-47,共4页涂荣 
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淮南子》有言:“善囚者溺,善骑者堕。”优势有时候也会成为陷阱,让我们失去一些其他的东西。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关键词:《淮南子》 陷阱 湖北省 优势 
萌春
《中国总会计师》2025年第2期3-3,共1页刘丽君 
东风解冻意,草木感春声。岁序更替,华章日新。季节使者带着温暖与希望,唤醒沉睡的万物,宣告新的节气轮回已然开启。《淮南子》有言:“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苏。”冲寒已觉东风暖,浩浩荡荡的东风,启春和于蛰户,兆农庆于丰年。风过...
关键词:《淮南子》 生命旅程 第一声 悸动 沉潜 草木 
《淮南子》在美国的译介传播暨读者接受研究——以《淮南子》马绛英译本为例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4-21,85,共9页丁立福 王奕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2YJA740007);安徽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2023AH010052);安徽省“江淮文化名家”培育工程(领军人才)项目(皖宣办字〔2022〕93号);安徽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23AH051528);安徽省高校协同创新项目(GXXT-2022-097)。
《淮南子》作为一部中国文化传统典籍,在英语国家的译介传播较《论语》《道德经》等滞后。其第一部英语全译本为马绛所译,在对外译介系统中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借助朱利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与NLPIR大数据平台,全面了解《淮南子》...
关键词:《淮南子》 对外译介 文化传播 文化接受 
早期中国的仁爱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5年第1期37-38,共2页王博 
先秦时期中国思想世界的一个重要图景,无疑是儒家、墨家和杨朱之间的辩论。根据韩非的说法,儒家和墨家乃是当时的显学,具有极大的影响力。而杨朱的存在及影响,通过《孟子》《庄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等文献,也可以得到间接的证...
关键词:《吕氏春秋》 《淮南子》 仁爱思想 《庄子》 《孟子》 墨家 先秦时期 儒家 
二先生埋下的伏笔(访谈)
《民族文学》2024年第12期192-195,共4页徐海玉(朝鲜族) 田冯太(土家族) 
主持人:您创作《修仙记》这篇小说的契机是什么?田冯太:最直接的契机是《神仙传》。我不知道研究道家文化和道教文化的学者们怎么看待这本书,在我看来,这是一本很伟大的笔记体小说。有意思的是,《神仙传》跟别的笔记体小说不一样。从《...
关键词:笔记体小说 《阅微草堂笔记》 《神仙传》 《淮南子》 道家文化 《聊斋志异》 道教文化 《山海经》 
破壁飞天化玉娥
《中学生百科》2024年第36期50-51,共2页扬琴 元元(图) 
举头望明月,许多人自然而然地想起“嫦娥奔月”的传说。作为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广的神话之一,它是很多人儿时床边的温馨故事,寄托着人们对月亮的好奇和神往。“嫦娥奔月”的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商代的巫卜书《归藏》,后在汉代《淮南子》里...
关键词:嫦娥奔月 《淮南子》 举头望明月 西王母 长生不老 月亮 
下有茯苓上生兔丝
《养生月刊》2024年第12期1070-1071,共2页文苕 
“下有茯苓,上生兔丝”是说茯苓和兔丝两种植物常常生长在一起,兔丝根植于茯苓之上。后比喻为人或事物间具有依存关系,见此就可以知彼。也有作“上有兔丝,下有茯苓”的。汉·刘安《淮南子》中载:“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生兔丝,上有丛著...
关键词:《淮南子》 《东坡志林》 上生 茯苓 依存关系 罗浮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淮南子》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80-86,共7页雷鹏飞 张浮凌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新教育生态下我国高校外语教师心理赋权研究”(项目编号:AHSKF2020D2);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目的论视角下的政治文献翻译研究”(项目编号:2023CX2182);安徽理工大学2023年大学生创业基金扶持项目“安徽楚文化博物馆一站式“体验经济”平台”。
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框架,从“三维”转换视角对《淮南子》约翰·梅杰译本和翟江月、牟爱鹏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英译进行对比研究,探究两个译本在语言维、文化维及交际维中对文化负载词的不同处理。研究发现:在语言维度,梅译本倾向直译,...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三维”转换 文化负载词 典籍翻译 《淮南子》 
袁宏道《淮南子》评点的精神向度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35-42,共8页程裕文 王启才 
安徽省高校协同创新重大项目“中国经学诗学史”(GXXT-2021-045);2019年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淮河文化论坛’名栏建设研究”(SK2019A0304)。
明代出现《淮南子》评点的热潮,评点本的出现,不仅是其版本新变的体现,更代表着这部奇书文学经典化历程的推进。袁宏道对《淮南子》的评点,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文学评点,包括评点行文态势、评价论证方法、探究话语蕴藉等;二是社会...
关键词:袁宏道 《淮南子》 评点 精神向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