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upekkhā)之概念辨析——以汉译《清净道论》和《解脱道论》为中心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闫孟珠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出  处:《中国佛学》2022年第1期329-342,共14页The Chinese Buddhist Studies

摘  要:南传上座部佛教觉音论师于5世纪左右所作《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中明确提出过十种舍的概念。笔者以此为中心,讨论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三方面:(1)六支舍、梵住舍、觉支舍、中舍、禅舍、遍净舍,六者语义相同但于所用之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名称,此是中舍[亦即中舍性心所(tatramajjhamattatā-cetasika)]之义;(2)行舍与观舍(无常、苦、无我)因“慧”而性质相同,又由于“慧”之功用不同而异名,实则与慧心所(paññacetasika)相应;(3)精进舍与受舍,则是不同的:前者与通一切心心所之精进心所(vīriya-cetasika)相应,后者则与受蕴或受心所(vedanā-cetasika)相应。这十种舍实际上指向的是中舍。《解脱道论》(Vimuttimagga)成书年代早于《清净道论》,其中亦提到“八种舍”的概念。

关 键 词:觉音 《清净道论》 《解脱道论》 中舍 

分 类 号:B948[哲学宗教—宗教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