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臧要科[1]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出 处:《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10期41-46,共6页Journal of 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魏晋南北朝经典诠释、本体追求与秩序建构研究”(18BZX062)
摘 要:《论语》不仅清晰呈现出了儒家人文之学、德性之学与教化之学的发展方向,而且在“礼、义、仁”三概念构成的孔子哲学系统中,也隐含着其基于心性论的内向超越。言说一旦凝结为文字,便获得了独立性与开放性,孔子情境式的言说方式,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开放性,使不同的诠释与理解成为可能。注、集解、义疏是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的诠释《论语》的三种范式,它们共存于一个文本空间之内。对圣人原意的追求以及共同的文本空间,将它们内在地关联在一起,共同支撑起了《论语》的思想世界,也成为人们理解《论语》的重要依凭。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