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社会科学家》2023年第10期97-102,共6页Social Scientist
基 金:第65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心理学视野下的赔礼道歉民事责任研究”(项目编号:2019M65093)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文化比较视域下中西思维方式差异性研究”(项目编号:19ZDA02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民法典》时代,赔礼道歉违宪的学术质疑声再起。依民法价值判断问题的研究方法,在社会学、文化心理学、法哲学、宪法学和民法学等多元学科视角下,一方面,“合宪说”添加了“新”的论证理由:“合宪说”与中国的社会构造、规范基础、文化价值观和国民性格相符,“合宪说”真实反映了现代民法中的人学形象及民法的性质,“合宪说”有足够充分且正当的理由坚持弱势意义上的平等对待及限制民事主体的自由,“合宪说”符合利益衡量原则,“合宪说”遵循了中国法律共同体的思维模式;另一方面,基于强制执行赔礼道歉违背良心自由和言论自由、损害道歉者人格尊严的“违宪说”并不科学。经充分论证,在中国语境下,“合宪说”是拥有最大价值共识的科学结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8.3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