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物细胞治疗中心,郑州450052 [2]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郑州450001
出 处:《现代免疫学》2020年第2期147-152,共6页Current Immunology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2018YFC1313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1804281);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恶性肿瘤免疫治疗关键技术研究”重点专项(2016YFC1303500).
摘 要:近年来,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新兴疗法,随着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关注吲哚加双氧酶1(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 1,IDO1)这样一个介导肿瘤免疫逃逸的代谢酶。针对IDO1的小分子抑制剂在Ⅰ/Ⅱ期临床试验中联合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显示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反应率,然而,备受关注的一项Ⅲ期临床试验ECHO-301,IDO1抑制剂Epacadostat与抗PD-1抗体Pembrolizumab联合治疗进展期黑色素瘤却由于未能达到预期疗效而提前终止。鉴于Ⅰ/Ⅱ期临床试验取得的成功,针对IDO1小分子抑制剂的大量临床试验仍在进行中。文章主要针对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IDO1小分子抑制剂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ECHO-301项目Ⅲ期临床试验失败的可能原因以及IDO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关 键 词:吲哚加双氧酶1抑制剂 临床试验 恶性肿瘤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