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罪从无及其在刑事辩护中的有效运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洪波 熊晓彪 

机构地区:[1]西南民族大学 [2]成都理工大学法学院

出  处:《师大法学》2020年第2期85-102,共18页ECNU Law Review

基  金:四川省教育厅—研究基地项目“四川黑恶势力违法犯罪防控研究”(FZFK14-07)研究成果

摘  要:作为现代刑事司法的基本裁判原则,疑罪从无在中国的运用却十分艰难。对于“疑案”,要么采取“疑罪从轻”的处理方式,要么通过“证据不足”的形式结案。中国刑事证明制度在规范与实践层面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样态,使得疑罪从无也相应地表现为规范上的“形式强纲领”与实践中的“实质强纲领”。司法人员对“疑案”之具体含义及基本类型的含混不清,也阻碍了疑罪从无的贯彻落实。立法上坚持的传统“铁案”证明标准,以及司法责任终身追究制度的推行,为疑罪从无的有效适用提供了空间;规范层面的三种刚性出罪规则和实践层面的裁量性出罪规则,使得疑罪从无在中国落地成为可能。从证明结构内部出发,通过采取良好的辩护思路并掌握“疑案”的辩护技术,就有望真正地实现疑罪从无。

关 键 词:疑罪从无 证明标准 疑案 出罪规则 辩护技术 

分 类 号:D925.2[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