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卢丹丹[1,2]
机构地区:[1]东北师范大学 [2]吉林省教育学院,长春130000
出 处:《华夏文化论坛》2021年第2期67-74,共8页
基 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项目“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配套学习卡片的开发与应用”(项目编号:JJKH20200401SK)
摘 要:清代宗室子弟的学校教育与科举映射出清朝统治调和"满洲权力中心意识"以及"儒家政治文化思维"的尝试。清朝统治者将宗室子弟的学校教育视为维持满洲文化特质的途径。"国语骑射"是清代宗学教育的主要学习内容,对于是否教习儒家汉文经义,清朝统治者表现出犹疑徘徊。清代宗室科举经历了康雍乾时期的试探以及嘉庆之后的规范化两个阶段。清朝统治者希望通过宗室科举选拔出符合儒家政治文化思维的人才。清代宗室子弟的学校教育与科举发展演变体现了清朝统治者对于儒家政治文化思维的态度,在满、汉二元政治文化中"儒家政治文化思维"的认可度逐渐提高,而"满洲权力中心意识"则逐渐衰退。清代政治文化构建的过程就是"满洲权力中心意识"被逐渐纳入"儒家政治文化思维"规范的过程。
分 类 号:G529[文化科学—教育学] K249[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