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肖锦龙[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争鸣》2022年第9期62-68,共7页
摘 要:1993年德里达发表了一部跨时代的巨著《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新国际》(以下简称《马克思的幽灵》),创建了一种新批评方法幽灵学批评。后者不仅改变了德里达的理论批评路线,促成了他的“政治—伦理转向”(1),而且引发了西方当代文学批评方法的革命。那么,德里达的幽灵学批评是一种什么样的批评方法?下面我们就从《马克思的幽灵》出发,联系他最后的一部批评巨著《野兽与主权者Ⅱ》,对之做些具体阐发说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