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图在场:晚清东亚诗歌交流的一种路径探索  被引量:3

Presence of Language-Image:The Exploration of the Method of Poetry Communication of East Asia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留营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  处:《文学评论》2021年第2期25-33,共9页Literary Review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中国与琉球交往诗歌文献整理研究”(项目编号20CZW0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晚清东亚各国间的文艺交往不辍,且呈现出一些典型性的新变色彩。除了政治格局的变迁外,不可忽视的时代背景是交通与传媒技术的空前发展。由此引发的交往路径的嬗替,其意义不限于方式本身,更影响交往双方的文化心态乃至诗学理念的调整适会。从严辰《辑志图》到石川鸿斋《海外四图》,既是文化认同与反馈的一个完整结构,也是"非共域"各方凭借历史记忆与文学想象,以语图为中介,实现的一次精神体验式唱和。各交往主体具备的灵视显象的主观感知力,使得语图代替身体"在场"成为唱和活动的现实可能。语图耦合,互涉、互补,共同作为文学叙事的一种理想范式。唱和文人对诗画一体的艺术追求,也促进这一交往路径趋于典型化与扩大化。

关 键 词:语图互涉 灵视诗学 诗画一体 文学想象 

分 类 号:I106.2[文学—世界文学] K31[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