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谣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从三处史实考辨看歌谣运动在1922年后的兴盛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子健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

出  处:《文化与诗学》2022年第2期193-208,共16页Culture and Poetic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建构与反思研究”(20&ZD28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近现代文论话语的转型和嬗变研究”(17JJD740002)阶段性成果

摘  要:目前学界一般将五四歌谣运动的源头视为1918年北大歌谣征集活动,并认为此活动在当时已有相当的影响。然而,歌谣运动之影响在1922年后方才蔓延到全国。就影响规模、活动方式而言,1922年后的歌谣运动与刘半农主持的北大歌谣征集活动有一定的区别,但这些区别却在刘半农的回忆中被隐去。早期歌谣征集活动,其直接目的是纪念北大25周年校庆,故此才得到蔡元培的大力支持,其影响范围也主要局限于北大周边。歌谣在1922年后的兴盛源于其为北大“整理国故”运动之表率,以及其与“平民文学”和“民族文学”思潮的关系。就此而言,直至1922年歌谣运动方才与现代学术制度、新文学运动建立起紧密联系,这也与现今流行的歌谣运动史认知有所出入。

关 键 词:歌谣运动 “整理国故” 民族文学 

分 类 号:I207.7[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