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谣运动

作品数:66被引量:11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曹成竹徐新建傅宗洪张弢汪青梅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20世纪20年代歌谣的民间表达与方言新诗的生成
《嘉兴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84-91,共8页唐诗诗 
上海社会科学院院内招标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青年项目(22XJC751007)。
国语运动对“国语文学”概念的建设中,民间文艺成为被发现的资源从而进入概念的核心位置。从刘半农、沈从文等人自觉的歌谣收集到方言诗歌的创作来看,歌谣运动对民间童谣、山歌、唱本的收集影响到了新文学家诗歌语言及诗体的试验。从江...
关键词:歌谣运动 方言诗 刘半农 沈从文 
超越“风谣”和“歌谣运动”的“革命歌谣”——从时调小曲《八段景》到革命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122-131,共10页陈艳伟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红色音乐文化传播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ZD017。
根据《八段景》填词的《八月桂花遍地开》,作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产生的一首“革命歌谣”,近百年来得到广泛传播,以致成为一首“红色经典”歌曲。从时调小曲到革命民歌,呈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歌谣”对民间“风谣”和五四知识分子“...
关键词:《八月桂花遍地开》 风谣 歌谣运动 革命歌谣 
打情与教化——北大“歌谣运动”重探兼及民歌的现代转型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9期101-111,共11页李盛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歌谣运动’与民歌的现代转型研究”(批准号:22ZWC001)成果。
民国初年的北大“歌谣运动”上承明清杨慎、吴淇等人的风谣搜集,下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主导的民歌运动。贯穿始终的是中国乐教传统抒情与教化的辩证关系。刘半农、周作人和顾颉刚等人刻意高扬歌谣的情特质,顺应“五四”新文...
关键词:歌谣运动 刘半农 吴淇 杨慎 主潮 周作人 顾颉刚 民歌运动 
鄂豫皖苏区的红色歌谣运动及其对苏区社会的改造
《皖西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136-140,共5页黄涛涛 
皖西学院人文重点项目(WXSK202114)。
鄂豫皖苏区的红色歌谣运动,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执政条件下,进行思想宣传、政治动员、文化建设和社会改造的一项重要举措。在红色歌谣运动中,苏区广大干部群众创作并传播了大量红色歌谣,使革命意识形态搭乘歌谣这种民间艺术...
关键词:鄂豫皖苏区 红色歌谣运动 传播 社会改造 
抒情与教化--北大“歌谣运动”重探兼及民歌的现代转型被引量:2
《文艺研究》2023年第5期77-90,共14页李盛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歌谣运动’与民歌的现代转型研究”(批准号:22ZWC001)成果。
民国初年的北大“歌谣运动”上承明清杨慎、吴淇等人的风谣搜集,下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主导的民歌运动。贯穿始终的是中国乐教传统抒情与教化的辩证关系。刘半农、周作人和顾颉刚等人刻意高扬歌谣的抒情特质,顺应“五四”新...
关键词:歌谣运动 刘半农 吴淇 抒情特质 杨慎 主潮 周作人 顾颉刚 
民间音乐与甘肃花儿的共生演化路径研究被引量:1
《中国戏剧》2023年第2期73-75,共3页胡筱倩 郝彦添 
最早关于“花儿”的记载可见于明朝宪宗成化六年(1470)高弘所写《古鄯行吟》:“青柳垂丝夹野塘,农夫村女锄田忙。轻鞭一挥芳径去,漫闻花儿断续长。”清代诗人吴镇的《我忆临洮好》和叶礼的《甘肃竹枝词》亦有关于“花儿”的相关记载。...
关键词:清代诗人 歌谣运动 竹枝词 芳径 共生演化 民间音乐 边政学 
“回到民间”与“言文一致”:从歌谣运动到“民族形式论争”
《江汉论坛》2023年第1期88-94,共7页高建青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近代白话文学思想中的语言哲学资源研究”(17WX18);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现代性与清末民初小说的‘中国梦’书写研究”(22WX20)。
“回到民间”是五四前后新文学倡导者喊出的口号,这一口号与晚近以来的白话文学运动寻求“言文一致”的语言、文学变革主张同声相应。就此而言,歌谣运动在北大的发生,虽是缘起于刘半农、沈尹默的一次“偶然”的雪后闲聊,但从参与其中的...
关键词:回到民间 言文一致 歌谣运动 民族形式论争 
何为“真”:学术史背景下顾颉刚“真”之观念的演变被引量:1
《文化遗产》2022年第6期111-118,共8页周争艳 
“真”是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发端时出现的高频词,韦大列、胡适、周作人、顾颉刚等都曾用它来传递自己对歌谣、学术研究的见解。1925年左右,在古史、故事和歌谣的交叉研究中,顾颉刚的求真观念发生过转变:从求真、近真到“不立一真,惟穷流变...
关键词:歌谣运动 顾颉刚 求真 《一九二六年始刊词》 民众情感 
歌谣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从三处史实考辨看歌谣运动在1922年后的兴盛
《文化与诗学》2022年第2期193-208,共16页王子健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建构与反思研究”(20&ZD28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近现代文论话语的转型和嬗变研究”(17JJD740002)阶段性成果
目前学界一般将五四歌谣运动的源头视为1918年北大歌谣征集活动,并认为此活动在当时已有相当的影响。然而,歌谣运动之影响在1922年后方才蔓延到全国。就影响规模、活动方式而言,1922年后的歌谣运动与刘半农主持的北大歌谣征集活动有一...
关键词:歌谣运动 “整理国故” 民族文学 
北京大学歌谣运动时期歌谣记音方法的探索
《河池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30-36,共7页王雅观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的知识生产研究”(20BZW200)。
准确记音一直是歌谣记录的核心追求,作为现代民俗学滥觞的北京大学歌谣运动,一开始就提出了准确、科学记音的要求,并经历了从传统与现代记音方法的混合使用、罗马字母方音音标向以注音字母与国际音标为主要记音方法的转变。对这一时期...
关键词:歌谣运动 记音方法 罗马字母方音音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