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争艳 Zhou Zhengyan
出 处:《文化遗产》2022年第6期111-118,共8页Cultural Heritage
摘 要:“真”是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发端时出现的高频词,韦大列、胡适、周作人、顾颉刚等都曾用它来传递自己对歌谣、学术研究的见解。1925年左右,在古史、故事和歌谣的交叉研究中,顾颉刚的求真观念发生过转变:从求真、近真到“不立一真,惟穷流变”,具体表现为由真伪之“真”、真相之“真”转变为材料真实之“真”、故事与传说的经历之“真”。此间,另一个真之标准也被确立起来:民众的情感与想象之真。求真见证了现代民间文学的发生与发展、光荣与梦想,也为我们了解现代民间文学及学者的学术品格打开了方便之门。
关 键 词:歌谣运动 顾颉刚 求真 《一九二六年始刊词》 民众情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24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