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真”:学术史背景下顾颉刚“真”之观念的演变  被引量:1

What“Truth”Is:The Evolution of Gu Jiegang’s Concept of Truth in the Background of Academic Histor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争艳 Zhou Zhengyan

机构地区:[1]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19

出  处:《文化遗产》2022年第6期111-118,共8页Cultural Heritage

摘  要:“真”是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发端时出现的高频词,韦大列、胡适、周作人、顾颉刚等都曾用它来传递自己对歌谣、学术研究的见解。1925年左右,在古史、故事和歌谣的交叉研究中,顾颉刚的求真观念发生过转变:从求真、近真到“不立一真,惟穷流变”,具体表现为由真伪之“真”、真相之“真”转变为材料真实之“真”、故事与传说的经历之“真”。此间,另一个真之标准也被确立起来:民众的情感与想象之真。求真见证了现代民间文学的发生与发展、光荣与梦想,也为我们了解现代民间文学及学者的学术品格打开了方便之门。

关 键 词:歌谣运动 顾颉刚 求真 《一九二六年始刊词》 民众情感 

分 类 号:K890[历史地理—民俗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