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桂花遍地开》

作品数:104被引量:6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宇韩冰邵明李庆丰蔡梦更多>>
相关机构:信阳师范学院皖西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豫南民歌的音乐价值及其传承路径研究——以《八月桂花遍地开》为例
《戏剧之家》2025年第6期59-61,共3页刘薇 
2023年度信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课题“豫南大鼓书与信阳皮影戏之间的关系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23WX056。
为探讨豫南民歌的音乐艺术价值及其文化传承路径,文章以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为例,分析其艺术特征、音乐价值与社会教育作用。分析表明,该歌曲不仅展现了豫南地区独有的音乐风格与革命情感,也通过传唱与现代化改编,成为连接传统与现...
关键词:豫南民歌 音乐艺术价值 文化传承 
歌剧《八月桂花遍地开》的音乐分析——以《哥哥不来花不开》为例
《剧影月报》2024年第5期37-38,共2页陈洁瑜 
中国民族歌剧《八月桂花遍地开》是湖北省为了参加第二届中国歌剧节而创作的一部大型歌剧,创作于2012-2014年,由张曼君导演,著名作曲家王原平担任音乐创作,王庆爽、马娅琴担任主演,湖北省交响乐团担任现场伴奏。该剧于2014年5月在武汉...
关键词:中国民族歌剧 优秀剧目奖 琴台大剧院 张曼君 歌剧节 本土民歌 音乐创作 歌剧史 
应用型院校小号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研究——以《八月桂花遍地开》为例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8期111-114,共4页周泽汉 马磊 熊珊珊 
巢湖学院科研课题“地方应用型院校小号专业团组建路径研究——以巢湖学院为例”(XWY-202220);巢湖学院质量工程课题“音乐表演专业小号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研究”(ch22jxyj17);美育教育在高校艺术素质教育中的发展探究——以创意舞蹈为例(ch21jxyj16)。
教育部2020年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本研究致力于建设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号专业课程思政,立足于应用型院校的专业现实,注重发挥专业特色,以《八月桂花遍地开》为例阐述小...
关键词:小号 思政元素 应用型院校 
信阳民歌的声乐价值和突破困境路径探究
《音乐生活》2024年第7期35-37,共3页胡红 
信阳处于中原文化、楚文化、吴会文化的交汇地带,具有南北交汇、豫韵楚风的特点。这些孕育了音域宽广、情感奔放、刚柔并融的信阳民歌。从音乐风格看,信阳民歌既有南方音乐的温婉细腻,又有北方民歌的粗犷豪迈,在调式、结构、旋律等方面...
关键词:信阳民歌 声乐价值 音乐体裁 《八月桂花遍地开》 路径探究 交汇地带 南北融合 楚文化 
“八月桂花遍地开”-- 金寨的红色记忆
《炎黄春秋》2024年第7期46-48,共3页申海良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呀,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这首伴随着红军的足迹唱遍大江南北、在中国大地广为流传的经典红色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诞生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大别山腹地、风景优美的安...
关键词:八月桂花遍地开 红色记忆 《八月桂花遍地开》 红色歌曲 安徽省金寨县 大别山腹地 风景优美 鄂豫皖 
名家寄语
《艺术界》2024年第1期F0004-F0004,共1页
徐贵祥皖西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军事文学委员会主任,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著有《弹道无痕》《历史的天空》《仰角》《高地》《八月桂花遍地开》《四面八方》等长篇小说,并出版少年儿童长篇小说《琴声飞过旷野》《遥...
关键词:中国作家协会 《历史的天空》 《八月桂花遍地开》 徐贵祥 少年儿童 四面八方 中华文学基金会 
又见八月桂花开
《中国老区建设》2023年第12期17-18,共2页赵建才 
大别山,雄踞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北临淮河,南靠长江,历来为兵家逐鹿中原必争之地。这里是土地革命时期黄麻起义的策源地,是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根据地,也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八月桂花遍地开》是一...
关键词:苏维埃政权 土地革命时期 刘邓大军 革命歌曲 千里跃进大别山 《八月桂花遍地开》 抗日战争时期 黄麻起义 
超越“风谣”和“歌谣运动”的“革命歌谣”——从时调小曲《八段景》到革命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122-131,共10页陈艳伟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红色音乐文化传播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ZD017。
根据《八段景》填词的《八月桂花遍地开》,作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产生的一首“革命歌谣”,近百年来得到广泛传播,以致成为一首“红色经典”歌曲。从时调小曲到革命民歌,呈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歌谣”对民间“风谣”和五四知识分子“...
关键词:《八月桂花遍地开》 风谣 歌谣运动 革命歌谣 
《八月桂花遍地开》中男高音“唐剑啸”唱段分析
《黄河之声》2023年第13期112-115,共4页黄壮 
歌剧《八月桂花遍地开》是根据合唱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改编创作而来,是一首具有湖北本土民族特色的红色革命歌剧。本文选取剧中男高音“唐剑啸”的三首咏叹调《我的爱能化解你的悲哀》《齐心破仓门》《望乡亲远去山路好难走》进行...
关键词:《八月桂花遍地开》 男高音 “唐剑啸” 唱段 
推陈出新 音传千里——国家艺术基金“大别山民歌演唱人才培养”项目结项音乐会简评被引量:1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吕东亮 
大别山民歌诞生于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的交汇地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至今仍然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大别山民歌在近现代历史进程中接受了红色文化的滋养,涌现出以《八月桂花遍地开》为代表的革命民歌,激励着革命群众披荆斩棘...
关键词:荆楚文化 《八月桂花遍地开》 吴越文化 近现代历史 革命民歌 民歌演唱 奋勇向前 交汇地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