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吕东亮
机构地区:[1]信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 [2]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出 处:《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Journal of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摘 要:大别山民歌诞生于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的交汇地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至今仍然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大别山民歌在近现代历史进程中接受了红色文化的滋养,涌现出以《八月桂花遍地开》为代表的革命民歌,激励着革命群众披荆斩棘、奋勇向前,最终“闪出新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保护整理传统民歌,一直支持鼓励创作新民歌,使得大别山民歌与时俱进,抒人民之情、鸣时代之音,取得了新的成绩。今天,大别山民歌成为传唱不辍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持续丰富着人民的精神生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17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