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民歌

作品数:40被引量:4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龙莉莉潘传柏李庆丰刘长瑜黄德锋更多>>
相关机构:黄淮学院皖西学院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方音乐》《老年教育(长者家园)》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信阳红色革命民歌外宣翻译与传播研究
《传播力研究》2025年第6期154-156,共3页李金慧 
2024年度信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生态翻译学视域下信阳红色革命民歌外宣翻译与传播研究”(2024WX014)。
信阳红色革命民歌是信阳传统民歌中小调的一种,它记录了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至解放战争期间的重大革命事件、社会变迁和人民斗争,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具有极高的政治、历史、艺术价值。对信阳红色民歌外宣,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信阳红色革命民歌 外宣翻译 研究现状传播 “三维转换” 
陝北民歌教学成果汇报音乐会成功举办
《音乐天地》2024年第11期I0001-I0001,共1页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和西安音乐学院建校75周年,2024年10月28日晚,声乐系“陕北民歌教学成果汇报音乐会”在西安音乐学院艺术中心交响厅成功举办,吸引了广大师生、校友及陕北民歌爱好者的广泛关注。本场音乐会曲目涵盖了传统民歌、...
关键词:西安音乐学院 音乐家协会 民歌演唱 革命民歌 声乐系 陕北民歌 传统民歌 纪委书记 
超越“风谣”和“歌谣运动”的“革命歌谣”——从时调小曲《八段景》到革命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122-131,共10页陈艳伟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红色音乐文化传播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ZD017。
根据《八段景》填词的《八月桂花遍地开》,作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产生的一首“革命歌谣”,近百年来得到广泛传播,以致成为一首“红色经典”歌曲。从时调小曲到革命民歌,呈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歌谣”对民间“风谣”和五四知识分子“...
关键词:《八月桂花遍地开》 风谣 歌谣运动 革命歌谣 
革命民歌在高校的乐教价值研究
《黄山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129-132,共4页赵敏 韩莉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7A0405);安徽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22AH051666);安徽省高校省级质量工程“四新”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021sx182);安徽省高校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21jyxm1655)。
革命民歌是我国传统民歌发展的新高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艺术实践,承载着崇高的革命精神,富含深厚的德育价值,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史教育、涵育陶冶情操、温润愉悦心灵等乐教功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背景下,革命民歌是高...
关键词:乐教 红色音乐文化 德育 理想信念 美育 
延安时期革命民歌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世纪桥》2022年第11期59-62,共4页白嘉乐 曾国娜 
北方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习近平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研究”(YCX22018)
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也越发密切,蕴含着革命文化的革命民歌应运而生,由于其有着音乐性、历史性、政治性的特征,成为了中国共产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陕北民歌中的爱国爱党爱生活歌曲无疑是革命民歌中的...
关键词:革命民歌 延安时期 思想政治教育 
蓬莱、龙口地区革命歌曲研究
《艺术评鉴》2022年第15期50-53,共4页赵钰 
2021年烟台科技学院党史研究专项课题的研究成果,项目名称:胶东地区革命音乐文化研究--以蓬莱、龙口为例,项目编号:QYDS003。
山东胶东作为红色革命的发祥地之一,7.6万余名优秀的胶东儿女在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懈奋斗的进程中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胶东文艺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创造出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胶东革命音乐,将胶东革命精神凝练为一首首广为传唱的...
关键词:胶东革命歌曲 创作歌曲 革命民歌 艺术特点 
推陈出新 音传千里——国家艺术基金“大别山民歌演唱人才培养”项目结项音乐会简评被引量:1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吕东亮 
大别山民歌诞生于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的交汇地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至今仍然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大别山民歌在近现代历史进程中接受了红色文化的滋养,涌现出以《八月桂花遍地开》为代表的革命民歌,激励着革命群众披荆斩棘...
关键词:荆楚文化 《八月桂花遍地开》 吴越文化 近现代历史 革命民歌 民歌演唱 奋勇向前 交汇地带 
谈陕北民歌的创新手法
《音乐天地》2022年第8期58-63,共6页贺艺 
陕北民歌是黄土文化、黄河文化和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相交融结合的产物。几千年来,生活在这块神奇土地的劳动人民,在劳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陕北民歌,表述了他们的心声。它不仅反映了他们婚、丧、...
关键词:陕北民歌 革命民歌 游牧文化 黄土文化 农耕文化 创新手法 口传心授 优势和特色 
红色民歌的传播路径研究——以鄂豫皖革命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为例被引量:2
《新闻爱好者》2022年第7期75-77,共3页朱全稳 
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河南省高校专业音乐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基于口述史的研究”(2018-JCZD-017);河南大学研究生“英才计划”项目“新文科背景下的中国音乐文化叙事——从豫南民歌、花鼓灯到花鼓戏的艺术形态变迁研究”(SYL20060182);河南省2021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于中小学美育培养目标的高师音乐课程改革研究(2021-JSJYZD-006)”阶段性成果。
《八月桂花遍地开》是中国革命历程中较为典型的音乐文本,现已成为缅怀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媒介。现试以该案例考察红色民歌传播的具体形式及特征,从而发掘红色民歌近百年来传承的基本规律。研究梳理相关文献资料后发现,《八月桂...
关键词:八月桂花遍地开 民歌 音乐传播 
陇东革命民歌的不变与变被引量:1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45-56,共12页夏滟洲 
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革命音乐百年发展史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1&ZD035,首席专家:冯磊。
陇东革命民歌指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产生、流传于陇东并旨在反映陇东革命斗争的新民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展起来的革命文艺中,陇东革命民歌独树一帜,其传播机制带着陇东民众将个体生存升华为民族存亡的思考之变,其生成机制确立...
关键词:陇东革命民歌 不变与变 历史传承 陕甘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