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中的“小文学”:鲁迅以德文为媒介对保加利亚小说的译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筱璐 

机构地区:[1]香港科技大学,中国

出  处:《南方文坛》2024年第3期144-153,共10页Southern Cultural Forum

摘  要:20世纪初,当中国读者建立世界文学观时,一个文学群体引起了他们的特别关注:“弱小民族”,又被称为“被侮辱和被压迫/损害的民族”(2)。虽然这类文学通常指代东欧国家和巴尔干地区产生的作品,但其定义并不严谨(3)。正如“民族”一词的内涵会随着语境和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前面修饰词(弱小/被侮辱/被压迫/被损害)所传达的思想也各有不同。在20世纪的前30年中,这类文学的界定在不同历史时期借鉴了不同意识形态的思想,包括泛亚主义、无政府主义、威尔逊主义和马列主义等。尽管这一概念存在巨大的不确性,被介绍到中国的相关文学作品切切实实地引起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巨大共鸣。鲁迅就是其中的领军人物。对这类文学而非西方主流文学的特别关注,成为鲁迅“拿来主义”的一大特点。

关 键 词:主流文学 文学群体 威尔逊主义 修饰词 巴尔干地区 东欧国家 文学作品 拿来主义 

分 类 号:I544.074[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H33[语言文字—德语] I04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