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逊主义

作品数:30被引量:7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马建标张宏志郑易平李青章永乐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中共党史研究》《学理论》《社科纵横(新理论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世界文学中的“小文学”:鲁迅以德文为媒介对保加利亚小说的译介
《南方文坛》2024年第3期144-153,共10页马筱璐 
20世纪初,当中国读者建立世界文学观时,一个文学群体引起了他们的特别关注:“弱小民族”,又被称为“被侮辱和被压迫/损害的民族”(2)。虽然这类文学通常指代东欧国家和巴尔干地区产生的作品,但其定义并不严谨(3)。正如“民族”一词的内...
关键词:主流文学 文学群体 威尔逊主义 修饰词 巴尔干地区 东欧国家 文学作品 拿来主义 
“奢望幻灭”:一战期间留美中国学生对威尔逊主义的反应
《思想理论战线》2023年第4期88-99,共12页张睦楚 
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单位资助项目“‘知识空间’与教育抗战:全面抗战时期近代教育报刊与云南地方教育研究(1937-1945)”(BE22074)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强烈的民族意识迅速扩展到中国整个知识群体,尤其是留美中国学生,他们虽然身处大洋彼岸,民族情绪却丝毫不减。在内外交困的时局刺激之下,救国呼声日益高涨,“书生”与“救国”之间的联系也变得紧密起来,很多学生自...
关键词:近代留学教育 “威尔逊主义” “民族自决” 留美中国学生 价值选择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威尔逊对日政策的逻辑悖论被引量:1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年第5期219-234,240,共17页陈太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8BSS036)。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实力跃居世界首位,威尔逊主义应运而生并准备形塑世界。为构建美国主导下的亚太新秩序,战争尚未结束威尔逊便开始筹谋对日政策,勾勒亚太蓝图,以遏制日本的大陆政策,阻止日本向太平洋扩张。媾和开始后,美...
关键词:威尔逊 美国对日政策 山东问题 国际联盟 威尔逊主义 门户开放 
“公约主义者”的悲剧:马慕瑞与华盛顿体系的兴衰被引量:4
《近代史研究》2021年第5期96-115,F0003,共21页马建标 刘畅 
一战爆发之后,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倡的“公开外交”原则与国际公约传统相结合,形成一套新的旨在改造国际旧秩序的“公约主义”,并为继任的美国哈定政府所采纳。威尔逊总统的学生马慕瑞成为“公约主义”的重要实践者。1921年,马慕瑞在国务...
关键词:威尔逊主义 公约主义 马慕瑞 华盛顿体系 美国外交 
编后记
《外国文学评论》2021年第2期239-240,共2页
在1914年夏天欧战全面爆发后,中国知识界曾经一度相信这场首先发生在西方的帝国主义战争能够最终解决山东问题。然而在巴黎和会上"威尔逊主义"的破产却一举击破了一百多年来萦绕在中国人心头追求民族彻底解放的梦想。于是,作为政治事件...
关键词:革故鼎新 中国知识界 威尔逊主义 战争与和平 政治事件 编后记 巴黎和会 五四运动 
从门罗主义到威尔逊主义:美国对外干预思想的起源与发展被引量:2
《拉丁美洲研究》2021年第3期126-153,157,158,共30页付文广 
干预是美国现代外交的重要工具和组成部分。在美国外交史上,从1823年"门罗主义"提出到1920年伍德罗·威尔逊任期结束的近1个世纪,是美国对外干预的观念基础、行为模式与思想格局孕育和定型的最关键阶段,其以1898年美西战争为界又可区分...
关键词:外交思想史 对外干预 门罗主义 罗斯福推论 威尔逊主义 
论美国对五四运动的影响被引量:4
《中共党史研究》2019年第4期33-45,共13页欧阳军喜 
美国对五四运动的发生、发展和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巴黎和会召开之前,中国政府在美国的鼓励下确立了"联美制日"的方针,调整了巴黎和会的外交目标。和会期间,美国在山东问题上的态度转变导致中国外交彻底失败,进而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
关键词:五四运动 巴黎和会 美国 “威尔逊主义” 
威尔逊主义的退潮与门罗主义的再解释——区域霸权与全球霸权的空间观念之争被引量:6
《探索与争鸣》2019年第3期97-109,143-145,共14页章永乐 
威尔逊总统在1919年的行动将美国的国际威望推向高峰,但也使得威尔逊主义与门罗主义的关系成为一个尖锐的问题。威尔逊论证其政策主张是门罗主义的自然发展,但其国内政敌认为威尔逊主义将导致欧洲列强通过国际联盟来干涉美国事务,从而...
关键词:威尔逊主义 门罗主义 大空间 霸权 
“受难时刻”:巴黎和会山东问题的裁决与威尔逊的认同危机被引量:11
《近代史研究》2018年第3期23-38,160,共17页马建标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进步主义与中美关系:美国政治学会领袖在中国的经历"(16PJC014)的中期成果之一;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A类课题的资助
一战后期,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威尔逊主义充满悖论。威尔逊试图通过"民族自决原则"来解决列强与殖民地的矛盾冲突问题,同时又不得不依靠英、法、日、意等列强的支持来实现他的国际联盟计划。由此导致威尔逊主义与列强的利益形成冲突与...
关键词:一战 威尔逊主义 山东问题 国际联盟 巴黎和会 
塑造救世主:“一战”后期“威尔逊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被引量:15
《学术月刊》2017年第6期164-172,共9页马建标 
笔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五四时期的反日运动研究"(13CZS026)的中期成果;2016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进步主义与中美关系:美国政治学会领袖在中国的经历"(16PJC014);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A类课题的资助
"一战"后期,威尔逊主义在中国大行其道,成为中国知识界和媒体界最受欢迎的外来思想。威尔逊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广为传播,既是因为威尔逊总统的救世理念契合了"一战"时期中国人渴望和平民主的心理诉求,同时也与美国公共情报委员会和留...
关键词:“一战”威尔逊主义 北京大学 研究系 徐世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