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语言文化向度——以广西乡村壮汉语言共生现象为例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韦亮节 黄家信[1] 

机构地区:[1]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南宁市530006

出  处:《民族论坛》2022年第2期12-23,共12页Minzu Tribun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滇黔桂越边区百部珍稀土俗字文献收集译注与研究”(21&ZD308);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壮、汉民族语言共生与共同体意识研究”(YCBZ2022105)阶段成果

摘  要:语言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向度。壮汉语言共生是广西乡村重要的语言生态,语言互鉴增进族际交流,文字相生推动智慧交融,语用共享建构家园认同,从而夯实共同体意识基础。壮汉语言的共同叙事丰富共同体意识内涵,经典叙事促进审美趋同,节日文化促成风俗共通,时代叙事达成价值共识。壮汉双语人是凝聚共同体意识的驱动力,通过跨民族身份建构实现族群认同,双语人—文化中间人的角色促进民族文化融合。探讨广西乡村壮汉语言共生现象,可充实民族地区乡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内涵,进一步发挥广西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作用。

关 键 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广西乡村 语言共生 

分 类 号:H218[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C956[社会学—民族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