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蓝红军[1]
机构地区:[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广东广州510420
出 处:《民族翻译》2023年第5期13-20,共8页Minority Translators Journal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翻译思想发生机制与发展路径研究”(23BYY11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中国传统译论是中国当代翻译理论发展的基础和起点,也是我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重要的理论资源。尽管学者们已经付出了诸多努力,传统译论的价值仍未得到充分的彰显,相关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体系建构便是其中之一。以往的传统译论体系建构中,学者们探索了若干路径,但主要采用的是代表性译论的串联,并未对传统译论资料进行全面的描写和分析。本文认为,走自下而上的模式,扩大研究对象域,探索新的阐释模式,在充分的本体阐释的基础上建构范畴体系,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