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1198 [2]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241
出 处:《思想理论战线》2022年第5期69-78,共10页Front of Thought and Theory
基 金: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思政课择优资助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模型建构与测评应用”(SZKZY2019003);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22SKDJ004);重庆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一般项目“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合力的要素逻辑、现实问题与实践策略”(K22YG203113)
摘 要:任何概念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显示其意义,研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中国化的历史脉络及其演进机理对于现时代尤为重要。20世纪上半叶,经历跨文化传播的“意识形态”概念虽然在汉语语境中的译法并不稳定,但中国知识分子始终致力于从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视角解读意识形态概念,结合中国革命形式和实际需要丰富意识形态概念的内涵,经过再释、传播和接受等过程,使意识形态一词被赋予中国文化、政治、社会与现实意义,从“术语”逐渐转变为真正的“概念”,从漂浮于空中的语词落实到日常生活的实践,获得了中国化的发展。随着术语层面的“汉语化”,意识形态概念的内涵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并通过报刊、教科书等载体得到广泛传播。在这一过程中,意识形态概念与中国历史、文化和革命实际深入嵌合,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B27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