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诊断结构化报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文娟 袁慧书[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100191

出  处:《临床放射学杂志》2020年第10期2124-2126,共3页Journal of Clinical Radi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871326,81971578,81701648);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究专题资助项目(编号:Z19J00071)

摘  要:随着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的应用结构化报告逐渐成为影像科报告的发展趋势,影像诊断报告对患者的诊疗、护理等方面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影像诊断报告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文本式报告,一种是结构化报告。文本报告通常在诊断描述和结论中,各项指标内容在排版上没有明确分区,采用综合、非系统性的报告方式,虽然具有良好的语言流畅性和相对可靠的全面性,但由于报告医师个体习惯差异,会存在语言、篇幅和风格差异性,甚至对各项指标不同程度的遗漏。而结构化报告是指采用结构化格式、标准化术语、前后一致的组织结构书写的影像学报告[1]。它常采用系统化、层次化的报告结构模式,按照固定顺序罗列各项指标,使报告医师按照报告格式形成固定、统一的报告习惯,降低不同医师之间的差异性,在简化报告语言的同时包含各项指标,便于理解和从报告中提取信息[2]。

关 键 词:结构化报告 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 影像诊断报告 文本式 非系统性 影像科 报告格式 各项指标 

分 类 号:R445[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