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北去炊烟少——从淮河文化内涵说起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琳琦[1] 李松[1,2] 

机构地区:[1]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2]淮南师范学院

出  处:《江淮文史》2022年第6期91-100,共10页

基  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从芍陂到淠史杭:晚清以来江淮地区的水利兴废与社会变迁”(AHSKY2017D94)阶段性成果

摘  要:大江大河,是孕育文明的摇篮。在中国众多的河流中,淮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和杰出的文化贡献,闪耀于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的淮河文化,历史上不仅人才辈出,在思想文化上启蒙着华夏文明,更因“禹会涂山”的标志性事件,奠定了华夏政治文明的基石。在千年历史的流变中,淮河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渗透并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层级与格局,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关 键 词:淮河文化 华夏文明 多元一体格局 标志性事件 地理区位 中华文明 政治文明 淮河流域 

分 类 号:G127[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