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es梗图”的幽默效果探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余丽丽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文学院,225009

出  处:《汉字文化》2022年第15期126-128,共3页Sinogram Culture

摘  要:Meme是由希腊语「Mimema」衍生而来的,意为模仿产生的东西。音译为“迷因”,读作“密姆、弥母”。“迷因”这一概念由英国动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于1976年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中首次提出,迷因是一个文化传播的基本单位,通过不断被模仿,继而在人际间传播。“梗”字它既指代一种模仿的行为,也代表了特定的网络文化形式。“Memes梗图”惊人的流传速度背后,是相同文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默契的笑,而笑体现的趣味性,正是幽默效果的彰显。它透露出当代人了解和应对世界的方式,在幽默和讽刺背后,是对现实的反抗,抑或是焦虑和恐惧。通过探讨“Memes梗图”的构成,以及它是如何生成诙谐幽默的效果的,从而帮助厘清图文产生幽默效果的路径,探索语言与图像两种表意符号的深层关系,加深对语言符号作用的认知。

关 键 词:迷因 幽默 梗图 传播 图文关系 

分 类 号:H05[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