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出 处:《中国民族学》2019年第1期156-166,共11页China Ethnology
基 金: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经费重大培育项目《河湟多民族聚居区艺术文化的共生与交流》相关成果之一;并受到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计划资助([2016]57号)经费支持。
摘 要:导言"拉扎节"是洮河流域民间的一种节庆习俗,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渭源县,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等地,其中以临洮县的衙下集、苟家滩、潘家集、三甲等乡镇最为集中,形态亦最为原始.虽然拉扎节流行的地域有限,但是仪式内容极为复杂,且各地、各村均不相同,且没有统一的时间,通常从每年的农历七月初十至十月初一间在各村次第进行,历时近三个月.从文化渊源来看,山神祭祀本来是藏族群众的宗教习俗,但是当代的拉扎节却主要集中在一些汉族村落,与同一地区藏族群众祭山神的习俗和仪式有较大差别,显然属于文化漂移的现象.学界普遍认为其本体形式源于藏族民间的山神信仰,并在其后的发展中融合了多民族民俗节庆文化,可视为河湟、洮岷地区多民族文化交融与层累的历史文本.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