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安俊平[1] 师艾丽[1] 陈启龙[1] 刘彬[1]
出 处:《世界临床医学》2017年第16期7-9,共3页The World Clin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在胃癌筛查中,以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PG)血清学阳性诊断临界值作为判断标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胃癌患者54例及同期健康人60例,取空腹外周静脉全血,收集上清液行G-17、PGⅠ、PGⅡ血清学检测;根据2015年'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方案'中所拟定的血清学界值标准对入组对象进行分组,并分析各组胃癌检出率以及G-17和PG的筛查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胃癌组PGⅠ、PGⅡ低于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组,胃癌组G-17高于浅表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组PGⅠ、PGⅡ、G17均低于浅表性胃炎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PGⅠ筛查胃癌ROC曲线下面积为0.894,最佳界值为PGⅠ<74ng/m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7%和75%;PGⅡ筛查胃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6,最佳界值为PGⅡ<4ng/ml,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和62.5%.114例(54例胃癌,60例非胃癌)入组对象分为4组,A组胃癌检出率为7.14%,B组胃癌检出率为60.87%,C组胃癌检出率为38.89%,D组胃癌检出率为76.47%;采用Bonferroni法比较,A组与B、C、D组胃癌检出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B、C、D 3组胃癌检出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以G-17为诊断界限值,灵敏度最高为70.6%;以PG为诊断界限值,特异度最低为79.7%;以G-17联合PG为诊断界限值,灵敏度最低为34.0%,特异度最高为94.1%.结论:在胃癌筛查中,运用G-17联合PG作为诊断界限值,其非胃癌患者检出率较高,胃癌漏诊率较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