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钱国祥
机构地区:[1]江苏省海门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海门2261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16年第7期2-2,共2页
摘 要:讨论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病症出现的症状特点,并分析预后视力相关因素,研究制定诊治的方案。方法 选择2015 年1 月至2016 年1 月于我院进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治疗的80 例病人,并且126 例病人的病情均被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确诊,且治疗时只针对病人的一只眼睛。根据随机数表的分配规则,将126 例病人分成两组,分为试验组40 例病人,对比组40 例病人。试验组63 例病人进行激光治疗,而对比组中的63 例病人进行传统常规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在进行诊治后出现的症状特点以及视力情况,将记录好诊治后出现的症状特点以及视力情况等相关数据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两组病人诊治后出现的症状特点的比对结果中,试验组63 例病人中,29 例病人阻塞区的毛细血管变化较为严重,占46.03%,23 例病人侧支循环形成,占36.51%,11 例病人黄斑囊样水肿,占17.46%;对比组63 例病人中,36 例病人阻塞区的毛细血管变化较为严重,占57.14%,12 例病人侧支循环形成,占19.05%,15 例病人黄斑囊样水肿,占23.81%。两组病人诊治后的视力比对结果中,试验组63 例病人中,36 例病人的视力≥4.8,占57.14%,23 例病人的视力在,4.4-4.8 之间,占36.51%,4 例病人的视力≤4.4,占6.35%,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3.65%;对比组63 例病人中,16 例病人的视力≥4.8,占25.40%,39 例病人的视力在4.4-4.8 之间,占61.90%,8 例病人的视力≤4.4,占12.70%,整体治疗有效率为87.30%。两组的比对数据差异性显著,符合统计时运用的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并且两组数据比对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人进行激光治疗后的视力远远高于非激光治疗的病人,而激光治疗时主要针对病人的阻塞区的毛细血管进行治疗,因此激光治疗在中临床值得推广,阻塞区的毛细血管变化是对病人视力预后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
关 键 词: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 临床特点 预后视力 相关因素 分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