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夏萍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16年第12期286-286,共1页
摘 要:安史之乱和唐玄宗、杨贵妃的悲欢离合始终是历代诗人的一个重要题材。李商隐的《马嵬》和白居易的《长恨歌》一样都是这一题材的传世名篇。长期以来,往往认为《马嵬》(其二)是一首政治讽喻诗,主题是批判,直接批判了唐玄宗贵为皇帝,却保护不了杨贵妃,还不如平民百姓,间接指出了唐玄宗的骄奢淫逸是造成安史之乱的重要原因。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在《马嵬》(其二)教学中,有了一些新的体会,个人认为主题应为同情,特请教于方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6.9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