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

作品数:31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程丽蓉陆精康张放曾明孙建宁更多>>
相关机构: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南通市第三中学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语文天地》《中华诗词》《语文天地(初中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马嵬》诗“不及卢家有莫愁”辨义
《铜仁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39-47,共9页罗雁泽 
《唐诗鼓吹注解大全》对《马嵬》结句的释义成为明代晚期诗家普遍使用的话语模式。清代初期的《唐诗鼓吹笺注》改写了《唐诗鼓吹注解大全》的部分表述,引导清代诗家如姚培谦、姜炳璋等将“卢家夫妇”释为“民间夫妇”,影响至今。这种阐...
关键词:李商隐 《马嵬》 “卢家” “莫愁” 
悲欢离合数谁哀?——读袁枚《马嵬》诗有感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9年第12期90-92,共3页卫世平 
从袁枚《马嵬》诗可以看出婚姻离别、悲伤情感,分阶层寓意,虽然君主爱情与百姓爱情有相通之处,但是悲伤的情感滋味大不相同。君主爱情是施恩,百姓的情缘是互通,如果遭遇棒打鸳鸯,贫困百姓的挥泪哀别实在超过君主的痛苦离别。
关键词:袁枚 马嵬 家庭情感 地位差异 
赏《马嵬》 说“讽意”
《中学语文》2019年第33期50-51,共2页曹超卿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的一首咏史诗,选入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近人黄侃评价说:"讽意至深,用笔至细。"其中对于其"讽意至深"的"讽",许多老师理解为"讽刺",这固然不错,但是笔者认为"讽刺"只是表层旨意,依据"讽"的本义,"借古讽...
关键词:李商隐 咏史诗 借古讽今 《语文》 马嵬 讽刺 人教版 
《马嵬(其二)》教学新探
《语文天地》2018年第7期38-39,共2页冯倩 
自杜甫以来,吟咏“马嵬之变”的诗人和作品众多,如唐代李益的《过马嵬》、郑畋的《马嵬坡》等。在众多的作品中,李商隐的组诗《马嵬》别具一格,而在他的这一组诗歌中,《马嵬》(其二)比起《马嵬》(其一),无论是从思想性还是从艺术性来说...
关键词:教学过程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 《马嵬》 思想内涵 学生思想 马嵬之变 别具一格 表现手法 
深度与广度——《马嵬》课例分析
《好家长》2018年第8期196-197,共2页陈蓉 
古典诗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若能将课内文本的重点落实到位,继而引入课外文本进行对比阅读,便能很好地把握住古诗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帮助学生更...
关键词:《马嵬》 对比 课例 分析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李商隐《马嵬》之多元观照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7年第11期55-57,共3页赵长杰 
面对"李杨之恋"这一桩文学公案,唐人多持"女祸误国"的观点。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反弹琵琶,认为真正对历史承担责任的应是唐玄宗,并非杨贵妃。本文从《马嵬》一诗的文学生态、主题阐释、作者身世以及艺术技巧等四个方面进行解读,力图对这...
关键词:李杨之恋 女祸误国 李商隐 《马嵬》 
以“诗”译诗 趣教《马嵬》
《语文教学之友》2017年第7期35-36,共2页孙建宁 
在古诗词学习中,逐字逐句地串讲会让诗词教学索然无味.以执教李商隐诗歌《马嵬》为 例,引导学生用“趣读”和“以诗译诗”的方法让课堂迸发出无穷趣味,让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体 会到语言文字的妙处及学习语文的乐处.
关键词:马嵬 趣读 以诗译诗 
李商隐《马嵬》(其二)的叙述策略
《语文教学之友》2017年第6期33-34,共2页谈胜轶 
李商隐的《马嵬》(其二)是一首"以古鉴今"的咏史诗。为了使该诗获得强烈的讽谕鉴戒效果,诗人别具匠心地运用了模拟声吻、镜头并置、添加虚字、逆挽错综等叙述策略,成功地干预了叙述中的情感倾向,在看似平静的叙述中寓含是非判断和...
关键词:李商隐 《马嵬》(其二) 咏史诗 叙述策略 
试论李商隐《马嵬》(其二)的主题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16年第12期286-286,共1页夏萍 
安史之乱和唐玄宗、杨贵妃的悲欢离合始终是历代诗人的一个重要题材。李商隐的《马嵬》和白居易的《长恨歌》一样都是这一题材的传世名篇。长期以来,往往认为《马嵬》(其二)是一首政治讽喻诗,主题是批判,直接批判了唐玄宗贵为皇帝,却保...
关键词:《马嵬》 李商隐 
袁枚《马嵬》诗赏读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5年第1期83-84,共2页余玲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袁枚《马嵬》读罢袁枚的《马嵬》,笔者的第一感觉是没有读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深痛和大气,眼前也形不成读陈诗时的阔大景象。然而,当笔者第二遍...
关键词:石壕村 长恨歌 陈诗 长生殿 个人生活 金庸先生 第一感觉 民生疾苦 古代诗词 古代诗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