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吕书鹏
机构地区:[1]山西省长治市第十九中学校,山西 长治 0460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2018年第7期00062-00062,共1页
摘 要:新课程改革实施后,提出一个重要要求就是要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评价一堂课效率的高低,除了教师本身的教学方式以外,最主要的一个衡量标准是看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的高低,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越高,说明学生积极性越高,思维越集中,反之,则相反。那么如何能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呢?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看教师能不能构建有效的问题设计,能否提出让学生感兴趣、乐思考而且瞬间散发出创造性思维的问题。对此,结合自己多年一线历史课堂的教学实践,浅谈自己对构建问题设计的思路和策略,权当是抛砖引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