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明清小说课堂文史互证教学策略适应问题及其成因探讨 ——以袁行霈版《中国文学史》中的论述为出发点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董定一[1] 

机构地区:[1]通化师范学院

出  处:《山海经》2020年第7期0027-0028,共2页

摘  要:高校明清小说课堂教学过程中总是存在着或此或彼的问题,这与文学史教材重“文”轻“史”的编排理念与内容排布有着一定的关系。在《中国文学史》中,教材在部分内容上过于强调文本自身而轻视史籍参证,时或以孤立的视角来对存在着文学史关联的小说作品进行割裂式的探察;此外,《中国文学史》仰赖于以文字表述的方式来讨论关于明清小说的诸类知识点,对于史籍中足以与之形成互通互补的图画则从不提及,似亦不妥。要想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在后续的教材修订或编撰过程中施以针对性的补充:贯彻“知人论世”的研究理念,完善“论从史出”的讨论格局,借助图画与文字的二维论证以揭发文学隐义。

关 键 词:明清小说 文史互证 教学 

分 类 号:I[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