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核磁共振(MRI)影像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谦[1] 郑义朋 沈丹平[1] 刘家森[1] 

机构地区:[1]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河北保定072750

出  处:《饮食科学(下半月)》2020年第1期0041-0041,共1页

摘  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诊断过程中采用核磁共振(MRI)影像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 2018 年 10 月~ 2019 年 9 月收治的 84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表格法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各 42 例,对甲组患者采用 CT 诊断技术,对乙组患者采用核磁共振(MRI)影像技术进行诊断,对比 2 组患者诊断率差异和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情诊出率差异。 结果 :经过对所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调查显示,乙组患者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甲组,同时乙组患者硬膜囊受压、椎间盘积气、钙化、 脊髓变形等征象检出率也明显高于甲组,而神经根受压和椎间盘变形等征象检出率则甲组明显高于乙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核磁共振(MRI)影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临床诊断过程中值得被广泛应用。

关 键 词:核磁共振影像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诊断 

分 类 号:R[医药卫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