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的常用义演变及其原因浅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邓艳昀 

机构地区:[1]西南民族大学

出  处:《山海经》2020年第19期0028-0029,共2页

摘  要:在现代汉语中,“逆”的常用义是“不顺、违背”义,但是最早“迎接”义是“逆”的常用义及本义。我们从词义演变的角度分析“逆”在先秦—西汉时期的使用情况,认为战国时期为“逆”常用义的分水岭,“逆”的常用义由“迎接”义变化为“不顺、违背”义,并且“不顺、违背”义作为常用义一直沿用至今。导致“逆”的常用义发生变化的原因有来自语言内部的同义词间的竞争、语言内部自身具有平衡性和语言外部的社会因素、语用因素两个方面。

关 键 词:常用义 演变 语言内部因素 语言外部因素 

分 类 号:I[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