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学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探究——以红柯小说《吹牛》英译为个案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盛红霞 

机构地区:[1]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69

出  处:《小说月刊(下半月)》2020年第5期0178-0180,共3页Novel Monthly

摘  要: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其角色在传统翻译学理论中受到忽视。随着二十世纪末“文化转向”的出现,译者主体性地位在翻译研究中日益受到重视。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运作模式包括四个阶段:信任、侵入、吸收、补偿。本文从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视角出发,对作家红柯的短篇小说《吹牛》英译文本进行文本分析后得出:译者在原文的选取,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语言的阐释及其艺术性呈现方面,都体现出译者主体性。

关 键 词:阐释学 译者主体性 《吹牛》 红柯 胡宗锋 

分 类 号:I[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