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学

作品数:1670被引量:3248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江谷鹏飞卓今李红岩张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中南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本之“体”与诠释之“用”——试以“体用”范畴讨论中国阐释学传统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81-89,232,233,共11页周裕锴 
中国古代阐释学倾向于对文本本体与诠释实践的双向关注,这与侧重理解过程及阐释者立场的西方阐释学传统不同。这种双向关注可借用中国哲学的“体用”范畴来说明,本体性的存在通过载道之文成为经典文本之“体”,其“用”则为理解、诠释...
关键词:阐释学 经典文本 多元诠释 体用 生生之谓易 诗为活物 
阐释政治哲学与中国政治
《读书》2025年第3期117-124,共8页谭锐捷 
在大力倡导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当下,政治哲学领域似乎是一块“孤岛”,多数研究者仍在西方政治哲学的问题脉络中开展研究。原因无非有两点。其一,政治哲学是一门抽象化程度极高的基础性学科,自然具有超越特定情境的普遍主义色彩。其...
关键词:特定情境 基础性学科 西方政治哲学 中国现代政治 哲学话语 阐释学 循序渐进 普遍主义 
阐释学四步骤翻译理论指导下的《诗经》英译探究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5年第5期26-29,共4页高远 李崇月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项目批准号:KYCX24_3895。
阐释学的核心聚焦文本的理解与阐释,探讨意义、作者、文本、读者以及理解之间的复杂关系。翻译与阐释均被视为对文本深入理解的体现,也是对原文精准且富有洞察力的重新表达。本文以阐释学四步骤翻译理论为指导探究许渊冲《诗经》英译,...
关键词:阐释学 四步骤翻译理论 许渊冲英译《诗经》 中国文化“走出去” 
犹太神秘主义中的喀巴拉阐释学——以本雅明为例
《世界宗教文化》2025年第1期17-24,共8页陈影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犹太喀巴拉神秘主义对本雅明文化批判理论的影响研究”(编号:23BZJ062)阶段性成果。
本雅明思想中所蕴含的犹太喀巴拉神秘主义是一种具有马克思主义品格的喀巴拉阐释学,它暗合了本雅明对神学的理解与需求。借由犹太喀巴拉神秘主义传统中的辩证维度,本雅明对《创世记》进行了一种兼具喀巴拉维度与马克思主义品格的阐释。...
关键词:本雅明 犹太喀巴拉神秘主义 马克思主义 
斯坦纳阐释学视角下《孝经》理安译本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今古文创》2025年第8期96-99,共4页杨秀英 陈萍 
译者是翻译活动中连接原文和译文的主体,是翻译创作的执行者。本文立足于乔治·斯坦纳阐释学理论基础,从信任(trust)、侵入(aggression)、吸收(embodiment)、补偿(compensation)四个阐释步骤分析《孝经》的理雅各译本、安乐哲和罗思文...
关键词:阐释学 乔治·斯坦纳四步骤 译者主体性 《孝经》 
权欲底下吕雉的“自我确认”——莫言《霸王别姬》的美学哲思
《剧作家》2025年第1期101-105,共5页符建城 
北京人艺的新版《霸王别姬》是剧作家莫言创作的一部历史话剧,讲述了吕雉、虞姬、项羽三人之间对于情爱与权欲的纠葛争斗。历史不是过去,而是今人对过去的一种解释,是一种对历史人物及事件的选择和评价。莫言以当代人的视角审视这段历史...
关键词:莫言 《霸王别姬》 吕雉 阐释学 自我确认 
真理美学与图像阐释学
《哲学分析》2025年第1期3-13,196,共12页孙周兴 
海德格尔、阿多诺、伽达默尔三大哲人及其思想构成了真理美学的三个类型,即存在论的、模仿论的和游戏论的,各自具有区别性特征与方法论动机。20世纪真理美学所确立的“艺术真理”观打破传统知识论的真理概念,开启了一种新的艺术理解和...
关键词:真理美学 图像学 图像阐释学 艺术真理 
中国当代阐释学之于生产性批评理论建构的意义
《中州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13-18,共6页刘芳兵 
21世纪以来,“生产性批评”成为国内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研究中的一个关键词。中国当下的生产性批评研究多集中于对西方生产性批评思想进行梳理与汇总,忽视了对本土资源的挖掘。而中国当代阐释学对于生产性批评理论的建构提供了一种可...
关键词:生产性批评 中国当代阐释学 中国话语 
训诂与阐释:商周铜器铭文研究的视角与佐证
《学术研究》2025年第1期24-31,共8页秦晓华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出土文献的殷商西周词汇比较研究”(24BYY007);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4年度学科共建项目“汉语史视野下商周金文词汇的发展及其时代价值研究”(GD24XZY02)的阶段性成果。
“训诂阐释学”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对文献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当前学者多从传世文献的角度出发,探讨“训诂阐释学”的理论及方法。本文以商周铜器铭文为研究对象,探讨将“训诂阐释学”与商周铜器铭文结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将“训诂阐...
关键词:训诂 阐释 训诂阐释学 铜器铭文 
专题导读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4年第6期4-4,共1页周婧景 
自然科学博物馆的阐释长期以来,学者一直在探索个人和社会之间如何通过沟通达成有效理解,这一领域后来被称为阐释学。20世纪初,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Frederick Bartlett)首次提出“图式理论”,其思维模式可被概括为:既有知识能为未来...
关键词:诺尔斯 维果斯基 自然科学博物馆 拓展学习 皮亚杰 阐释学 巴特利特 意义建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