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腊梅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000
出 处:《小说月刊(下半月)》2020年第11期0197-0200,共4页Novel Monthly
摘 要: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旅游参观,各个景区便成了国家形象的名片。其中,景区公示语的英译在对外宣传中国文化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一些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景区,其景区公示语中的文化相关地名可能会因译语读者认知环境、文化、历史背景等的差异,造成文化缺省,从而引起理解障碍,无法起到其应有的指示作用。其中,对于佛教文化景点名称的翻译,在景区公示语篇幅有限、指示性、介绍性等文本混杂的特点基础上,考虑到景点名称具有地身份识别功能、诱导功能与指向功能以及宗教景点名称表达、视域、认知的特殊性和神秘性等,要求对于景区佛教文化景点名称有更加规范与系统的翻译原则与策略指导。本文选取佛教文化旅游胜地四川峨眉山风景区景区公示语作为研究对象,提取其中佛教文化景点名称,对其主要翻译策略进行了定量定性研究,找出其现有翻译策略的不足,在国内外现存景点名称的翻译策略基础上,结合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最大程度实现景点名称功能并平衡目标语读者的理解与接受程度的情况下,提出了在不同篇幅的文本中可以更好处理文化缺省的新的翻译策略,即在篇幅充裕的介绍性文本中采用专名音译+通名意译+(全名意译)的方式为主,全名音译+(全名意译)(如缺少通名需增补)及意译的方式为辅,而在篇幅有限的指示性文本中以专名音译,通名意译的方式为主,此时以全名音译(如缺少通名需增补)及意译为辅。以期为国内景区公示语中宗教景点名称的翻译提供启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