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承德医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2]承德市中心医院,河北 承德 0670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0年第8期00009-00010,共2页
摘 要:将肿瘤患者放疗时用于体位固定的热塑体膜在不同水温条件下进行软化。观察热塑体膜在不同温度区间内软化至适用(透明)状态所需的时长,并测量计算其在不同水温条件下软化后进行拉伸塑型的收缩长度,寻求最佳软化条件,减小其在体位固定时产生的误差。方法:将恒温水箱的温度在54-74℃之间设置7组(54-56℃、57-59℃、60-62℃、63-65℃、66-68℃、69-71℃、72-74℃),分别记录热塑体膜在各温度区间内软化至相同适用状态所需的时长,筛选出用时较短的温度分组。将热塑体膜浸泡于各组温度区间的恒温水箱内,然后进行平面拉伸及在人体仿真模型上的立体拉伸,计算其在冷却塑型过程中的回缩距离,以探究收缩规律。结果:60-62℃、63-65℃、66-68℃、69-71℃、72-74℃组的热塑体膜软化时长较短,能应用于临床工作。两组拉伸试验中,热塑体膜的回缩距离在20min内约呈线性增加,20min后的回缩速度逐渐减慢,30min后几乎无回缩。进行平面拉伸时,与其水温条件相比,热塑体膜在66-68℃温度区间内的回缩距离较小,且p<0.05。在人体仿真模型上进行立体拉伸测量时,热塑体膜在X、Y轴方向有较明显的回缩,Z轴方向回缩不明显,但三组数值均在66-68℃温度区间内最小。结论:(1)水温高于60℃时,热塑体膜的软化效率较高。(2)热塑体膜在冷却塑型过程中,前20min的回缩范围较大,故在进行体位固定时,塑型时间不应少于20min。(3)软化温度会对热塑体膜的回缩距离产生影响,66-68℃为最佳软化温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4.20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