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小卅
机构地区:[1]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广州510000
出 处:《小说月刊(下半月)》2020年第12期0165-0168,共4页Novel Monthly
摘 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尤为重要。语言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孕育出了许多独特的语言表达,其中最能凸显中华民族智慧和劳动成果的便是独具特色的动物词语的表达了。英汉语中有大量以动物为喻体的丰富词汇。由于英汉民族文化背景、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的差异,不同动物可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喻义,而同一种动物可蕴含不同的喻义。动物比喻词语是一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它所反映的语用含义依赖于对英汉文化的理解它们包含着许多文化层面的涵义,有时在英语中并无对应词,因此便造成了文化空缺的现象。通过对汉语动物词语进行溯源探究,采用对比、归纳,总结等方法去剖析动物隐喻现象在含义和修辞手法上的特点,对比分析中西方文化中动物的形象,辨明中英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异同,以更为准确地传达源语言在目的语言中的真实含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8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