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B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诊断意义观察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征道 丁伟[1] 许蓉[2] 

机构地区:[1]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超声医学科,江苏昆山215300 [2]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小儿外科,江苏昆山215300

出  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0年第12期242-242,244,共2页

摘  要:研讨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用B超技术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此研究借助回顾性方式进行,研究时段为2018年5月-2020年3月,对象为我院65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均借助B超诊断及手术病理检查确诊。设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统计65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诊断效果,分析影像学表现。结果:65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后确诊为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B超诊断后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确诊例数为61例。其中有42例腺癌,占比68.9%, 14例鳞癌,占比21.5%,5例平滑肌肉瘤,占比8.1%。按由大到小顺序对检出率进行排序,混合型>实块型>厚壁型>隆起型。混合型是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混合型检出率较高,P<0.05。结论:借助B超技术对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实施诊断,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关 键 词:B超技术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 影像学表现 诊断价值 

分 类 号:R735.8[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