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蒋婷
出 处:《小说月刊(下半月)》2020年第24期0072-0074,共3页Novel Monthly
摘 要:《伊豆舞女》是日本文学大家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小说主要描述了高中生“我”在独自去伊豆旅行的途中邂逅了舞女“薰子”的故事。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细腻,对主人公“我”与“薰子”都有大量的神态及心理描写,塑造了两个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形象。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他的精神分析理论除了应用于神经病学中,也被广泛的使用于各类文学作品解读中。本文欲借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解析主人公“我”与舞女“薰子”的内心世界,进而探索两人相识过程中的神态描写及心理刻画背后的深层含义,以及意象描写在人物刻画中的重要作用,以期领略丰富的川端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